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观澜河全流域重现水清岸绿布吉高层电梯小产权房出售

  ■深圳特区报记者尉心杨明铭

  “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美如画,周末来湿地公园走走感觉太棒了!”在龙华观澜河人工湿地公园,面对清澈的河流、美丽的亲水栈道和湿地美景,不少前来散步的市民纷纷感叹。

  观澜河人工湿地的华丽蝶变,是深圳奋力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龙华区有步骤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缩影。龙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工作,近四年累计投入治水资金约160亿元,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小区雨污分流和正本清源改造,宝安区沙井小产权房,全面补齐雨污管网,攻坚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全区消黑目标,推动辖区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观澜河全流域重现水清岸绿新景观。

  全年水质均值优于地表水V类

  走进观澜河人工湿地公园,沿河漫步,园内清幽别致,人工湿地、生态氧化池、生态砾石床、生命之泉等景观设施令人心旷神怡。湿地就是一座大型的“净水池”,是观澜河流域治理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湿地公园利用植物的自然吸附分解作用,将龙华污水处理厂出水分级处理达到地表水Ⅲ类作为观澜河景观用水,有效兼顾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景观游憩休闲功能。

  观澜河是龙华的母亲河,全长14.2公里的观澜河干流构成了龙华区中轴血脉。为把昔日的“乌龙江”变成“清溪川”,近三年来,龙华区积极统筹流域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各项水务工程,填补基础设施短板。

  龙华区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共开展23条河黑臭治理工程、108条小微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治理长度百余公里,实现观澜河支流全面消除黑臭。新建污水管网1033公里,基本补齐管网缺口,实现了污水管网建设全覆盖。治水提质敢啃“硬骨头”,采用“每日督导+每周通报”等形式,近三年每年完成正本清源改造2032个,实现了正本清源小区全覆盖。引入治水“黑科技”,利用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推动“观澜河口调蓄池提标改造”,布吉新售小产权房信息,项目投产后,观澜河污水处理规模大幅提升。

  经过一系列努力,如今观澜河企坪断面水质考核主要指标浓度逐年下降,水质持续提升。根据深莞联合采样检测结果,2018年12月至年12月,观澜河企坪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标准,全年水质均值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氨氮、总磷较去年分别同比下降78.5%和55.6%。

  近年来,每逢端午节,观澜河国际龙舟赛上龙舟竞逐,河道水清岸绿,鱼儿归游,白鹭纷飞,处处向人们诉说着观澜河整治成效。

  创新治水模式,共建“龙华治水2.0”新格局

  年,龙华区在大力推进治水提质工程的同时,不断升级管理模式,创新治水机制,在工作思路、治水模式上不断求新求变。

  以“流域统筹、系统治理”为导向,创新全流域全要素一体化治水模式。龙华区全面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防洪、治污与生态保护,编制“一河一策”“一河一图”“河道全流域要素监控图”,精准掌握水务设施全要素情况并科学分析管控目标,统筹推进污染防治、防洪排涝、生态保护效果最优化。

  以“建管并重、务求实效”为目标,推动实现“三个升级”。龙华区从末端治理向源头管控升级,强化排口溯源截污摸排,按照“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系统诊断”原则,建立全区排口溯源台账,摸清污水源头。强化正本清源查漏补缺,强化排水户普查,全面摸清重点排水户污水排放情况。

  以建为重向建管并重升级,龙华区全面接管排水管网和河道的运营管养工作,并实施“备案制”将排水户统一纳管,推行“动水令”强化源头监管,落实“一井双岗”严格排水监管,采用“门前包干制”明确主体责任;增强控源截污水平,强化源头监控。

  从单兵作战向共建共管升级,龙华区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制定印发水污染治理“1+11”专项行动方案。突出联动共治,区级河长牵头督办整改,街道、社区级河长分段包干,形成多层次、多系统、多元化的巡河体系,建立并推广“人大政协+公众+媒体”多元参与体系,营造全民参与监督、参与管水、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之年,也是全市水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年,龙华区将全面落实长制久清、排水精细化、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三大工作方案,着力实施河道生态补水,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努力形成标本兼治、水岸同治、社会共治的“龙华治水2.0”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