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深圳宝安挖掘红色史料,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线索

原标题:擦亮深圳的红色文化品牌

深圳宝安挖掘红色史料,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线索

宝安一大”旧址。

  核心提示

  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宝安“一大”)在如今的燕罗街道燕川社区素白陈公祠内秘密召开,到会代表19人。

  这次代表大会鼓舞了革命者的信心,保持了高涨革命形势。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深圳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党代会,在深圳市党史上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和特殊的历史价值。

  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今年以来,宝安区委党校联合区文体旅游局、区档案馆、燕罗街道等单位,成立中共宝安县“一大”党史研究课题组,深入挖掘宝安“一大”红色史料,擦亮深圳的红色文化品牌,保护红色遗产,宣传深圳党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扩大深圳党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近半年的寻访、挖掘和整理,该项研究工作已经初见成效,部分史料更是首次发现。但由于年代久远,宝安“一大”红色史料部分缺失。宝安区委党校呼吁社会各界提供相关线索,一起来参与寻找红色足迹。

  抢救红色历史 擦亮红色品牌

  宝安“一大”及其前后的一系列革命事迹,记录了宝安县党组织建立之初一系列的重要人物。比如:首任支部书记梁学增,是广东早期中共党员之一;是中共广东宝安等地党组织的创建者,是南路地区党组织的核心人物。宝安县第一届、第三届县委书记郑奭南,是中共宝安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为宝安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宝安区委书记姚任表示,宝安是一块承载光荣革命历史的土地,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值得永远铭记,传承发扬。如今,在燕罗街道燕川社区素白陈公祠内的“一大”旧址纪念馆,每天都有不少的参观人员满怀崇敬之情,深圳小产权房,仔细地观看陈列展品,认真聆听现场讲解,回顾光荣革命历程,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铭记历史、锤炼党性。

  擦亮红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对中共宝安县“一大”的历史史料进一步挖掘,深入阐发红色文化的历史意义。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关心下,今年年初开始,宝安区委党校专门组织了宝安“一大”党史研究课题组,成员们兵分7路赴广州、东莞、顺德、湛江、河源等多地走访调研。

  调研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宝安“一大”在燕罗召开的历史背景。二是挖掘宝安县党组织建立之初重要人物事迹,包括梁学增、五任县委书记、参加“一大”的19名党代表等。三是总结宝安“一大”召开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追寻革命先辈的人生轨迹

  在追寻宝安县党组织建立之初重要人物事迹过程中,课题组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走访、人物访,对其中13人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比如,1928年4月,郑奭南调离宝安,后来辗转香港等地,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目前的资料中,他在1928年之后的情况基本为空白,此次课题组成员在湛江了解到,1942年,郑奭南与家人逃难到广州湾(现湛江市),住赤坎大通街。先后任教于赞化小学、培智小学、河清中学、赞化中学等,为湛江教育事业做过重大贡献,1958年郑奭南离开湛江到了香港。为深入推动郑奭南的研究,课题组和湛江的史料专家联手,加强对郑奭南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抢救工作,目前已经收集了3万多字的材料。

  梁学增是广东省遂溪县墩文村人,是广东早期中共党员之一;是中共广东宝安等地党组织的创建者,是南路地区党组织的核心人物。目前,课题组联系到梁学增家族后人,对其革命经历有了更为丰富的补充。

  “年代太为久远,有些革命先辈目前连名字和生卒年限有误,通过这次调研部分梳理得比较清晰了。”课题组成员、宝安区委党校教授池蕾主要是寻找福永怀德的“三潘”。她介绍,当时参加宝安“一大”的党代表共有19人,仅怀德村就有3人,分别是潘翀、潘国华、潘满容。在此前的记载中,潘翀都被写成了潘聪,这次他们找到了潘翀的小女儿和女婿,一份4000多字的资料让他的革命的一生逐渐清晰起来,确认了他的名字和生卒年限。

  寻访过程就是深刻的党性教育

  “这次我们有几个意想不到。”宝安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课题组组长胡雨青说,想不到革命先辈的后人这么支持我们工作,想不到广大党员群众这么关注这个事情的进展。

  宝安区委党校副教授张志红说,寻访这些革命先辈的过程,本身对自己就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群众的支持让她非常感动。位于光明区的楼村,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腹地,是深圳市最早成立中共党小组、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红色村落之一。1925年第五区建立楼村党小组,楼村本地人陈义妹为组长。研究小组在光明区楼村寻找陈义妹的后人时,走访了大量社区,寻访了多户人家,张志红说即使不在这个社区,工作人员也热情地帮忙寻找联系,社区股份公司的负责人还专门邀请社区的老党员老干部一起开座谈会,为研究小组提供线索。

  革命先辈的后人对研究工作也非常支持。调研组联系上梁学增的侄梁梁勤练了解梁学增更多的情况,得到了梁勤练的大力支持。梁勤练是梁学增亲弟梁学思的梁子,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其爷爷梁学思是湛江市和遂溪县的政协委员,由于当时爷爷梁学思年事已高,他就经常跟在爷爷梁学思身边开会,旁听到了不少有关梁学增的事情。梁勤练说,爷爷梁学思生前一直希望能将梁学增的革命事迹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晓这段艰苦奋斗的历史,宝安的调研工作让梁学增的革命事迹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社会上有很多人非常关心、希望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胡雨青说。在走访过程中,调研组成员认识了湛江企业家梁海,他收集了大量梁学增的史料。1963年出生的梁海与梁学增同为遂溪县墩文村人,从小在梁学增纪念亭玩,听着梁学增的故事长大,耳濡目染着梁学增的革命事迹。梁海来到湛江市区工作,意外读到《梁学增研究史料》一书,明白梁学增是有历史意义的大人物。从那时起,他就沉迷上梁学增史料的挖掘和研究,以及其革命事迹的推广。在梁海的大力推动下,2007年,敦文村全村上下筹集资金约50万元,建起了一幢700多平方米的湛江第一个村级文史馆——敦文村文史馆综合楼,介绍宣传梁学增革命事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去完善史料。”胡雨青表示,在完善史料的同时,宝安区委党校还将打造不忘初心主题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党史党性教学馆,开发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干部群众了解到革命先辈的事迹,“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提供线索,一起来参与寻找红色足迹。”

  链接

  宝安“一大” 党史研究资料 征集启事

  为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宝安“一大”党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圳小产权房,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史料。

  史料征集的品种包括报刊、图书、宣言、文告、文件、手稿、墨迹、传单、标语、证件、题字、日记、信件、契证、印章、票据、账册、钱币、纸券、徽章、地图、档案、各种历史照片等。史料一经采用,稿酬从优。特别是吕汉全、吴学、庄年桂、谭少华、麦齐亮等人史料极其缺乏,希望有线索者积极投稿。

  所有应征文稿、图片和史料,必须尊重历史,记录当时真实人物和事件。所有图片和史料必须是未经处理过的原件(或史料原件的复印件);所有应征文稿必须是作者的原创。文字稿主要为记述体,最好配有相关图片。所有各种载体的史料均应以文字形式注明撰稿人单位、姓名、简介、联系方式等。作者简介在200字以内,包括出生时间、籍贯、曾工作过的单位和职务等。

  征集截止日期为2019 年10月31日。

  ■ 联系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二路104号宝安区委党校711房王老师

  ■ 联系电话:

  075529990109


(责编:陈育柱、胡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