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敢为人先开新路——深圳全面开启“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日前发布,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奇迹之城深圳再次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这是探索塑造中国未来的新开启——

以一城改革创新实践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圳不仅迎来了续写自身发展奇迹的重大历史机遇,也将以其全方位、全过程的示范作用,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径,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经验。

这是更高起点上的再出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重托、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意图,把建设先行示范区作为深圳一切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往前推进,一步一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努力打造全球创新版图的领先极

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亦步亦趋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形态不断向上跃升,深圳的城市经济总量从建市初期的1.9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4万亿元。

“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近年来,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不断厚植创新发展新优势。

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成为世界舞台上闪亮的“深圳名片”;大疆、光峰等“隐形冠军”快速奔跑;难以计数的科技初创企业在这里“破土而出”,演绎着小而美、小而强的精彩故事……开放、包容、奋进的城市精神和富有成效的市场机制,催生出深圳独具优势的雁阵式企业创新梯队。

“创新始终是深圳奇迹背后的‘核心密码’。”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向科技创新“无人区”进发,回答好一个个时代之问,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中之重”。

如何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将科技创新更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创新“领跑”?

如何攻坚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

如何以源头创新为突破,引领全球新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先行的深圳,比其他城市更早一步进入产业发展‘无人区’。当前,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谁能率先实现创新转化,谁就会在百年大变局中更多地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深圳必须攻入科技创新‘无人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原动力。”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一个个具体支持举措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也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位于深圳南山的鹏城实验室,大家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这个首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采用“四不像”体制:事业单位设置,市场化运行模式,工作人员没有级别、编制。成立只有一年多,鹏城实验室发展迅速,到今年8月底已有各类在岗人员1598人,其中院士21位。实验室已经开始探索全国乃至全球配置科技资源的新运行机制。

“我们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推进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科学装置,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鹏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邹鹏介绍说,鹏城实验室与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开展合作,初步建成的“云脑”大科学装置,面向全国提供分布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未来有望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引领相关领域的产业潮流。

这样的新信息领域大科学装置,鹏城实验室已初步建成3个。

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在光明科学城建设现场,产业用地规划不断优化,这里未来将成为世界大科学装置、国际科研人才集聚的重要区域。

强劲的大学集群“规模效应”,也在深圳不断形成。

如今,深圳南山西丽湖畔的国际科教城,已吸引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集聚,超过4万名高等院校师生正在构成湾区企业发展的强劲“智核”。

在更高起点、更高目标上谋划改革开放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过去40多年来,深圳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

第一个打破“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率先进行国企股份制改革,率先进行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深圳这座城市的名字早已和“改革开放”紧紧相连。

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处于爆发前夜,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逐渐进入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依的 “无人区”,继续推进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不亚于40多年前。

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深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市场、整合全球资源,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为全国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走出一条新路”,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是时代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铺展开来——

8月29日,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从深圳前海推开到全市。

9月19日,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秒批”系统,企业设立审批时限压缩至几十秒。

9月23日,《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修正出台,推出产权制度改革等多项举措,为深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9月24日,深圳召开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动员会,大朗,吹响了努力打造国资国企改革高地的号角……

王伟中表示,深圳要在先行中彰显担当,在示范中体现作为。

10月的深圳湾畔,海风阵阵,碧空如洗。

伫立在“前海石”前向远处眺望:一侧车辆往来不息的广深沿江高速在水面上铺展开来,另一侧高楼耸立、绿树成荫,一座现代化新城正拔地而起,让人很难相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地。

“制度创新是前海建设的核心内容,清溪,也是过去高强度、快节奏开发的强大动力。”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介绍说,前海管理机构自身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产物,通过打造“政府职能+前海法定机构+蛇口企业机构”的治理新格局,运作效能大幅提升,平均约3天就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

“前海的制度创新,瞄准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转变,瞄准我国从国际经贸规则的执行者向制定者的转变,瞄准我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向领导者的转变。”王锦侠表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将继续瞄准上述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制度创新、汇聚开放势能,在改革开放的新探索中当好尖兵。

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一组组令人温暖的数据,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将绿色发展融入城市建设肌理,“深圳蓝”成为城市名片;深圳人均购书量已连续28年全国第一,每1.5万人就拥有一个基层图书馆服务点;从十几名志愿者、一条电话服务热线起步,如今深圳注册志愿者已达175万……

发展经济,说到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为“先行示范区”,未来深圳将继续演绎好开放“窗口”的角色——不仅仅是由内向外看的窗口,还要成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作出新的示范,用生动、精彩的实践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生命力。

对深圳自身而言,这意味着一次发展跃升的机遇:经济、科技等方面高度发达是基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是目标。

——聚焦顶层设计,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部署,深圳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逐项确立标杆标准、梳理短板不足、研究路径方法、推进改革创新。

“老百姓最关心、社会最关注,我们差距最大、难度最大的都在这些方面。”王伟中说。

——补足发展短板,加快推进社会和生活现代化。

在全球坐标系里,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更要看文化繁荣度。作为年轻的城市,深圳这方面的明显短板如何补齐?

“虽然没有秦砖汉瓦、古韵遗风,但深圳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有着独特的魅力。”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辉军认为,从科技优势出发,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可以用更先进的方式将深圳的城市文化传播出去。

——优化生态环境,使深圳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作为快速生长的超级城市,深圳也面临着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病”严重的约束。尤其是面对每年五六十万的人口净流入,如何破解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的难题,成为发展必然要面对的课题。

对此,在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建设目标基础上,深圳启动《公园城市规划纲要》研究,计划持续增加公园数量、提升公园品质,营造世界级的城市景观,打造一批世界名园。

“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在深圳考察时强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

按照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砥砺前行,实干实干再实干,落实落实再落实,鹏城深圳定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