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多彩西乡:文化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多彩西乡:文化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西乡原创获奖现代舞《云上》剧照。

多彩西乡:文化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西乡原创获奖小品《群主郭子》剧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深圳建市40周年。深圳市确定今年为“都市质量提升年”以及“文化创新成长2020”冲刺之年。经过多年努力,宝安区西乡街道通过多项扎实举措,多项文化事业取得新突破。在文化产业稳居全区前茅的前提下,成功打造了多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进而大幅提升了区域城市形象。

进入2019年,在街道党政领导班子的有力统筹下,围绕“湾区胜地 智创新城 多彩西乡”目标定位,全力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彰显文化自信。当前,西乡街道正全力以新的举措、新的作为,谱写宣传文化工作新篇章。

弘扬手风琴文化

打造大湾区特色音乐“引擎”

手风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圳手风琴的发展在粤港澳地区可谓是一枝独秀。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西乡街道抓住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手风琴文化。

西乡手风琴文化发展轴——

2015年,首届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在西乡乐谷举行,并落户深圳宝安,每两年一届。2017年7月24日下午,来自世界各国的2260名手风琴专业乐手和爱好者,共同奏响了《春天的故事》,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深圳小产权,为宝安树立了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品牌,为打造“手风琴之城”文化新名片增添一抹最靓丽的色彩。

2018年7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手风琴嘉年华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手风琴演奏家、参赛者齐聚深圳宝安,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手风琴嘉年华,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手风琴联盟,为大湾区各城市间、联盟各成员间在手风琴教学、演出、创作等方面搭建交流平台。

2019年,第72届世界杯国际手风琴锦标赛暨2019第三届深圳·宝安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将在宝安西乡举行。这项顶级国际赛事不仅将成为国内外手风琴界的一次盛会,更会将宝安文化软实力提升至又一高度,让宝安西乡成为世界手风琴活动的著名举办地。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的文化领域合作已经迈上新的台阶。如今,手风琴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艺术沟通的桥梁。在带动和促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手风琴艺术发展的同时,助推深圳宝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和“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建设,打造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音乐引擎。

厚植人文优势

独特“海洋文学”声名远播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伶仃洋因文天祥的诗作《过伶仃洋》扬名天下,地处伶仃洋畔的宝安西乡也因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在湾区东岸拥有一席之地。在历史前行的车轮中,深圳创造了春天的奇迹。即使前进的脚步再匆忙,文学带来的喜悦、温馨和感动,西乡人从未缺失。

西乡街道文学创作基础扎实,人才聚集,辖区内有中国作协会员6名,省作协会员20名,国家三级作家以上职称人员10名,迄今为止,辖区作家出版各类文艺作品50多部,创作门类丰富,深圳沙井小产权房,小说、散文、诗歌等均有实力代表,作品经常亮相《中国作家》《小说选刊》《十月》《当代》《诗刊》等大刊。2012年创办的文学季刊《伶仃洋》,培养和扶持了一大批文学新秀,旨在打造富有深圳海洋文化独特气质的高质量文学形态。

著名作家莫言曾为《伶仃洋》杂志亲自题词,尔后又将其散文《洪水·牛蛙》和《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的首发放在《伶仃洋》夏季号上。该刊刊发的莫言、邓一光、梁频、厚圃、毕亮等作家和文坛新秀的新作,先后在《散文选刊》《当代》《山花》《北京文学》等国内一流刊物选发。2013年2月,《伶仃洋》杂志荣获深圳出版业协会颁发的2012年度“深圳内刊传媒奖”优秀文学奖,是全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纯文学内刊。

多年来,西乡街道以深圳读书月活动为载体开展阅读写作、座谈讲座等活动,集中展示街道文化建设的活力。2017年7月,成功举办首届深圳市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打铁文艺社、合众文艺社等文艺组织生机勃勃,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2017年9月,宝安区作家协会西乡分会成立,标志着全国首个“街道作协”诞生。据了解,宝安区作家协会西乡分会的会员包括30多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这是一个拥有国家级会员最多的街道级作协组织,得到与会嘉宾称赞。

“活化”文物载体

构建民俗“大片”展映场

如何传承好传统文化?如何利用好存量文物?西乡街道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传统文化不仅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历史文物不仅要让居民尊重,更要让他们亲近。目前,西乡辖区内有绮云书室、王大中丞祠、锦庭书室、北帝古庙四家文物保护单位,是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好去处。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西乡街道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打开文物大门,使其成为“活化”的文化载体。

如开放王大中丞祠场地,给老人提供跳舞的场所;绮云书室定期邀请国学讲师为学生、居民举办国学讲座;铁仔山古墓群组织专家专门编写文物介绍。每年农历三月三,西乡街道都要在北帝古庙举办为北帝贺诞的大型庆典活动。“三月三”庙会更是西乡文化的一张名片,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西乡的历史文化。

目前,“三月三”庙会活动入选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一五三七年),距今有近500年历史。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的北帝诞辰日,西乡人都会举行庙会庆祝,虔诚的禁幽法事、隆重的北帝公出位仪式、其乐融融的千岁大盆菜宴、热热闹闹的庙会大巡游、技惊四座的飘色,还有回味无穷的木偶戏、地方戏与粤剧等,让观众目不暇接。巡游队伍从西乡公园到真理街、巡抚街、步行街,这些传统民俗活动,每年都是西乡民间文化“大片”的“展映场”,吸引成千上万市民驻足观看,所到之处散发着浓郁的西乡民俗风情,彰显的是淳朴的传统文化精髓。庙会已成为当地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庆贺太平盛世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

为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激活百年文化基因,西乡街道拟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文化内核,以古街元素,以西乡河、真理街、巡抚街、步行街为线,把西乡公园、北帝古庙、王大中丞祠、绮云书室、郑氏宗祠、锦庭书室、乐群古民居串联起来。通过产业升级、业态提升、环境整治、设施完善等方式对西乡老街及周边片区进行有效整合,规划打造“一河一园三街四巷五古建”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一幅记录“老西乡”多彩生活的风情画卷,进而推动西乡经济社会发展,续写多彩西乡的华美篇章。

积蓄原创力量

流行与传统相得益彰、活力四射

深圳定位为大湾区的创新之都,在这里各种原创能量争相迸发。2015年,宝安区开展“文化春雨行动”,西乡组建了蓝色基因、麦芽糖、部落等原创乐队,乐队成员成为西乡文化义工。近年来,部落乐队在西湾公园、社区为群众义演百余场,不仅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也让西乡的本土文化、原创文化悄悄融入居民生活。

几年来,西乡街道共产出了《远方》《勇者》《失眠夏末》《曦湾》《FLY》等优秀原创音乐作品,在“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同饮一江水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深圳鹏程歌飞扬”“粤港澳华语歌曲创作大赛”等比赛及音乐评选中获得了众多奖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7年,在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原创音乐比赛中,宝安西乡的部落乐队原创音乐作品《远方》在122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2018年原创舞蹈《云上》获深圳第十届舞蹈大赛金奖、广东省第六届岭南舞蹈大赛金奖。“西体航空模型活动公益点”获全国航模公开赛4金4银2铜佳绩,参加2018年广东省户外运动挑战赛——遥控模型比赛,包揽公开组冠亚军,获得4枚金牌。

除此之外,西乡还积极举办各类原创音乐演唱会,在音乐类型上注重多元性、融合性和吸引性。2017年7月举办的“西乡之声”,以原创音乐和民谣音乐为主调,将原创音乐呈现给西乡人民。同年9月、11月还举办了“原创流行夜”“原创也经典”主题演唱会,用原创音乐及前沿音乐刷新观众的视听,并掀起一轮都市音乐新浪潮。

西乡街道文化事业发展的最新一则好消息是,近日,深圳粤剧团与宝安区正式签约,将“落户”宝安西乡。可以预见,随着粤剧艺术家们的入驻,西乡街道又将增添一块靓丽的文化品牌。

(本专题文/图:彭赐该 田苗 谢俊山 江一川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