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一图带你读懂《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
深茂铁路、东莞地铁2号线以及规划中的深圳地铁20号线、广州地铁22号线都将滨海湾站汇聚,中南虎城际(赣深高铁南沙支线)、广深第二高铁(以联络线的形式)也有望接入。届时,从滨海湾站出发,乘坐轨道交通6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到达广州、40分钟到达香港……最近,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三铁合一、综合交通、站城一体”轨道枢纽站的消息在东莞人的朋友圈里刷屏。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滨海湾新区在积极谋求与城市群基础设施“硬连通”的背后,还积极布局一系列改革与开放制度创新突破的“软对接”,包括积极探索粤港澳合作机制体制创新,莞港共建、联合开发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三大板块,同时还积极争取增设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
开发和建设滨海湾新区,是东莞站在“二次创业”的新节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方法论,也是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的关键落子,正在为这个城市带来一场产业、空间、功能和制度的多重变革。
价值再发现
紧抓大湾区城市群布局新趋势
翻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从空中俯瞰,香港大屿山,再加上深圳前海、空港新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这些重大平台呈“U”字形沿珠江口布局,使得区域的经济重心加速向珠江口南移。
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岛屿,位于珠江入海口的最外围。一头连接着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一头连接着香港岛。大湾区客流量最大的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就在大屿山岛的北部。“明日大屿愿景”倡议更是将大屿山作为香港通往世界各地和大珠三角地区的“双门户”,有望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脉络。
在珠江东岸,深圳将重点发展空港新城,在深圳国际机场以西7公里,这片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洼地正在崛起一座未来之城。作为深中通道西岸的登陆点,中山翠亨新区也被定为珠三角西岸广阔腹地承接深港地区高端产业和优质要素的桥头堡。
滨海湾新区的设立,是东莞牢牢把握大湾区城市群布局新趋势、抢占大湾区机遇的战略性谋划。新鲜出炉的《新区发展总规》进一步谋定了新区的发展蓝图,带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和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四大使命,滨海湾新区奔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
过去多年,滨海湾新区的前身长安新区——也是如今交椅湾板块的所在地——受限于定位不高、面积太小等原因,难以担纲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使命;沙角半岛所在的沙角和路东社区偏于一隅,经济发展落后于虎门镇其他区域;而威远岛则一直被未被卷入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中,至今还保留着田园、岸线、山体等风光。这是一个农业化、工业化与后工业化交织的复杂区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一系列重大交通设施“硬连通”的落地,促成了对这一区域价值再发掘。
在地图上看,环绕珠江口的湾区东岸与西岸城市群连成一个对角A字型,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就处于“A”字顶端,扼守从伶仃洋进入狮子洋的咽喉要道,背靠珠江后航道。在最狭窄的江面上,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正好构成“A”字中间一横,搭建起整个大湾区东西两岸资源流通、融合发展的重要连接轴。因此,广东省层面赋予了滨海湾新区珠三角融合发展发展战略节点的战略定位。
特别是南沙大桥建成使用后,使得东莞前往中山、珠海、澳门将提速一倍,从南沙到东莞缩短10公里,从东莞到番禺则将了缩短半小时车程。而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座落于东莞虎门与沙田两镇,都属于滨海湾新区领衔的滨海湾片区,下桥后经广深沿江高速到新区都只要不到半小时的车程。
在轨道交通方面,从广深港高铁虎门高铁站出发,最快22分钟到达深圳福田、39分钟到达香港。今年10月穗莞深城际铁路通车后,从滨海湾片区到广州机场仅需要30分钟、到深圳中心区10多分钟。但目前东莞整个市域来看,轨道交通仍比较薄弱。目前仅有2号线一条地铁线路运行,运营里程在全国已开通地铁的33座城市名列28位。
按照《新区发展总规》,轨道交通将被作为滨海湾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滨海湾站及TOD开发建设是近期新区首项重点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将对标西九龙站,在滨海湾核心区沙角半岛建设深茂铁路滨海湾站,形成高铁、城际、地铁“三铁合一、综合交通、站城一体”的“三铁合一”的建设模式。除了深茂铁路之外,滨海湾新区还在争取将中南虎城际(赣深高铁南沙支线)、广深第二高铁(以联络线的形式)接入滨海湾站。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作为东莞市中心与滨海湾片区的市域快线,将在滨海湾站接驳深圳20号线,串联深圳空港新城与滨海湾新区。未来,广州地铁22号线也将规划在滨海湾站汇集。届时,从滨海湾站出发,乘坐轨道交通6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到达广州、40分钟到达香港。
此外,滨海湾新区将推动沙角半岛港澳客运码头建设,开通至香港、澳门等城市的快班航线,并增设相关进出口岸,支持“湾区快线”项目规划建设,构筑湾区特色水上交通体系。同时,新区还将建设与深圳大空港等区域的高等级路网格局。
海陆一体的多元化交通优化配置组合,将进一步凸显滨海湾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快速化交通网络体系也为滨海湾新区下一步资源融合集聚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也为滨海湾业态丰富、产业多元的都市新区定位奠定了条件。
功能再定位
引领东莞由工业化走向都市化
在《新区发展总规》中,一条40余公里长的滨海景观活力长廊格外引人关注。这条富有纵深感的长廊上,分布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国家级历史文物,海上疍家、渔排渔港等岭南特色渔港,以及威远山、木棉山等丰富自然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目前滨海景观活力长廊规划已初见雏形,涵盖“超级堤、运动廊、活力城、门户岸、慢行径和人文链”6大主题,包括时代未来角、渔人码头、滨海湾广场、科创海岸、体育公园、文化公园、文化交流中心、湿地公园等40余个特色节点,既展现深厚历史积淀、壮美海岸线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好去处,又具备承接国际马拉松、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的空间,还是一条汇聚企业全球或区域总部的总部经济走廊。
这条令人兴奋的景观活力长廊是滨海湾新区打造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的力作。也是东莞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的生动注脚。在东莞全市的空间格局图上,滨海湾新区将与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形成“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
过去,东莞给外界的印象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世界工厂,烟囱林立”,城市品质一直无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以专业镇为主导的“产业城市”发展模式,造就了经济的活跃,但也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粗放、割裂、分散和“无中心”现象,缺乏具备强大核聚力的高质量平台,难以实现对高端产业资源的配置。
正如北京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教授徐建国所指出,当大规模的工业扩张结束后,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才能够支撑经济总量和质量的进一步升级。滨海湾新区既具有“山海河林田草”融为一体的生态禀赋,又有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设施,因此被赋予了东莞从城市化到都市化再升级的先行者角色。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提升生活便利性与宜居性,吸引更多人才创新创业,也是滨海湾新区下一步规划建设的应有之义。
取法乎上,记者梳理发现,《新区发展总规》借鉴了雄安新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要求,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谋划。在规划中融入了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国际先进建设理念。同时为了强化规划的弹性适应能力,借鉴雄安新区、上海等规划理念,进行了战略空间留白,为承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实现新区可持续发展预留了空间。此外,《新区发展总规》还在“生态”二字上做足了文章,参照雄安新区的标准,规划提出到2035年实现蓝绿空间占比达60%,不但强调了绿色,还突显了滨海滨水的蓝色,充分发掘“山海林田湖”共生的特色。
从以往聚焦生产要素,到如今关注城市对资源要素的承载力,制造业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人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子,滨海湾新区的实践将是重要的探索与启示。
合作再升级
香港研发+东莞转化,香港服务+东莞智造
2018年以来,东莞滨海湾新区成功招引步步高、欧菲光电、正中集团、华润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前来投资,涉及投资总额达3365亿元。今年,新区已申报市重大建设项目12个,涉及投资达46.02亿。
尽管正式挂牌时间还不到2年,滨海湾新区这一高质量发展平台已经开始释放“磁场效应”,对高端资源和要素的聚集作用突显。
今年春节后,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在滨海湾新区交椅湾启动区动工,这也是滨海湾新区招商项目落地的第一家企业。项目占地面积约为1194亩,主要建设智能制造生产和研发中心,以及新型移动智能终端研发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240亿元。
“选址滨海湾新区,是OPPO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将为OPPO的未来战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将努力协同推进滨海湾新区形成全球瞩目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OPPO副总裁朱高领说。
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经典湾区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型经济阶段。另外,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从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产值比重等指标来看,东莞已经进入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窗口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体量上看,深圳、东莞等珠江东岸城市群已经是世界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心,但如果从内涵和科技含量上看,则仍处于向顶端进发的过程。
围绕“产业之芯”的定位,聚焦5G、芯片研发应用、物联网技术以及摄像头与AI视觉研发集群等前沿科技,芯云产业城、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将于近期开始建设,滨海湾新区以打造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相关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布局越发清晰。
来自大湾区创新主轴香港、深圳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要素也正在加速流入滨海湾新区,将为城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深圳正中投资集团将在新区打造计划投资83亿元的正中创新综合体项目,依托正中集团医药及健康基金平台,引进生命信息、高端医疗、健康管理及照护康复等领域的生命健康服务业。香港的天安集团则在新区谋划了“AI+未来产业园”项目,重点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开发建设,打造AI产业全生命周期生态链的专业产业园区。可以预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滨海湾新区将成为大湾区优化资源配置、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平台。
新时代下,如何创新与香港的合作模式,更是滨海湾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截至2018年底,东莞有来自香港投资的企业7593家,累计吸收合同外资583.4亿美元,占全市外资61.6%。
香港是东莞市场经济道路的“启蒙者”。在莞港合作的1.0时代,香港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与东莞的劳动力、能源及土地成本等要素相结合,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低成本迎合国际产业转移、借助于加工贸易的产业带动的对外开放模式渐显疲态,莞港两地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向金融服务、服务外包、科技服务、商贸会展等领域不断延伸,莞港合作进入2.0时代。
粤港澳大湾区新战略下,莞港合作的3.0之路怎么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新区发展总规》编制主持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深圳分会会长胡振宇博士分析,莞港下一步则要在研发、基础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向更高层面进发,更好地形成双方的优势互补。在他看来,滨海湾新区担任的正是这种新型合作的“马前卒”角色,“香港研发+东莞转化”、“香港服务+东莞智造”等模式将在这里不断裂变。
机制再创新
推动莞港合作走向新空间
6月22日,广东省出台的强力吸引国际人才的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引起各方关注。政策明确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正如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所指出,与香港合作建设绝不仅仅在于香港的高校能为珠三角提供多少科研成果,而是通过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平台的独特优势,借助其国际交通枢纽的优势,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和法律体系,将各类创新要素流向珠江口和广袤的内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框架下,莞港合作走向新空间的内在需求,需要滨海湾新区进一步消除要素流动的障碍,搭建成熟的市场化体系,这既需要基础设施的“硬连通”,更需要机制体制的“软对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滨海湾新区还肩负着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使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滨海湾新区争创自贸区新片区”的新提法。自贸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东莞一直希望能承接自贸区的辐射和溢出效应,时间回溯到2015年,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划定区域的几个月后,东莞就出台了《东莞市关于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意见》、《东莞对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意见》,力争让东莞成为自贸区示范延伸区。如今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新阶段,滨海湾如果能抓住广东自贸区扩区的东风,既能为东莞谋取金融、税收、产业、人才等一系列政策红利,为制度试验进一步打开新天地,还能在空间上串联起南沙、前海两大自贸片区,进一步扩大广东自贸片区的影响力。
《新区发展总规》也透露出滨海湾新区在与港澳合作机制体制创新的一系列谋划。比如在创新合作方面,将建设一批面向港澳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与港澳地区要素的双向流动;在科技服务方面,将探索建立订单式发明、投放式创新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并支持与港澳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交易与融资;在金融方面,将复制应用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扩大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金融创新合作;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将在CEPA框架下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对外开放方面,将在推动跨境投资便利化、口岸服务机制创新等改革事项上先行先试……
市场化与法治化正是这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的核心词,通过制度的设计,形成对创新体系的激励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这又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可以预见,对于探索“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合作机制体制创新,滨海湾新区将成为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
【记者】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