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于都小产权房,述

于都县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开始建县,因北有雩山,故名雩都。是赣南3个最早的县之一。1957年6月1日改为今名。建县初,县域范围包括今于都、宁都、安远、瑞金、会昌、寻乌、石城等县,故有“六县之母”之称。今之于都,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地处东经115°11′~115°49′51″、北纬25°35′48″~26°20′53″之间。东连瑞金市、会昌县,南接安远县,西邻赣县,北靠兴国县、宁都县。南北长8335公里,东西宽6333公里,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县境地貌错综复杂,四周群山环抱,东、南、北地势较高,逐渐向中、西部倾斜,形成一个封闭式的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的丘陵低山系统,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1%。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金属矿主要有钨、锡、钼、锌、银、铜、稀土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高岭土、煤等。河流纵横交错,水能蕴藏量大,水资源充足的有贡水、梅江、濂江等。县城所在地贡江镇,距赣州市政府所在地章贡区65公里,距省会所在地南昌市422公里。2000年,全县有19个乡、8个镇、402个村、21个居民委员会,190651户838107人,其中男435751人、女402356人,非农业人口107850人。汉族为主要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还有壮族、满族、蒙古族、苗族、高山族、瑶族、土家族、回族、侗族、白族等,约占总人口的0.5%。

1986~2000年是于都县国民经济大腾飞的15年。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86年的25958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18314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值由650万元增长到967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927万元增长到9374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949万元增长到65923万元,财政收入由1063万元增长到12485万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86年的14650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65797万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由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迈进。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油菜生产多次获得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表彰。畜牧水产产值增长较快,特种养殖业有突破性发展,养殖大户和养殖品种不断增加,屏山牧场作为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果业面积和总产有了翻番增长,果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林业水保工作成绩显著,提前实现了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目标。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县、乡经济新的增长点。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工业总产值由1986年的5277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27947万元。通过实施工业调整提高攻坚战,发展壮大了机电、建材、食品、矿产品加工等一批支柱产业,东方红水泥厂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于都齿轮箱厂成为全国第三大摩托车齿轮生产企业,贡江牌水泥和旺牌摩托车齿轮多次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还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如花生奶、GY蛋白粉、消声器、潜水泵、烟花鞭炮、电动机等。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国合商业在流通领域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兴建了一批集贸市场、综合批发市场和集饮食、商贸、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厦。

1986~2000年是于都县改革开放大突破的15年。

农村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建立了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新机制,全面推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取得了突破。探索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组建了果茶、稻鱼、鹅鸭、商品菜、油茶、粮食、生猪、肉牛、特种养殖、林业十大农业产业化公司。工商企业,1992年前,在进一步完善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六自主”(指经营、价格、人事、用工、分配、投资)、“四放开”(指经营、价格、用工、分配)改革,强化了经营管理机制;1993年后,在总结企业分档次管理、股份制改造、外资嫁接、分立重组、组建集团公司、完善目标管理和实行资产租赁等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按照抓大放小、一厂一策的改革思路,正在稳步推进以股份合作制为首选模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顺利实施了财税、金融、计划、外贸、投资、粮食、土地、住房、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县、乡(镇)机构改革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过渡工作顺利完成。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策略,建立完善各级领导招商引资责任制,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仅“九五”期间就引进外资企业13家,签约外资1344.8万美元,实际进资1047.8万美元,外企出口1402万美元;引进内联企业182家,

签约横联资金6.16亿元(人民币),实际进资5.22亿元。

1986~2000年是于都县基础设施建设大投入的15年。

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加大投入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加,由1986年的650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9678万元,仅“九五”期间就完成投资40866万元。

交通建设迅速发展。完成了国道319线和323线及224线省道的油路改造,打通了盘古山至安远的通道,并铺设了县城至盘古山的油路。实现了70%的县乡道路通油(砼)路,96%的行政村通公路,长征大桥、寒信大桥竣工通车,三门大桥完成主体工程,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323线、319线、224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架的公路运输网络。

水利电力建设卓有成效。水利工程增加102项,其中水库增加15座,旱涝保收面积增加4万亩。城乡电网改造顺利进行,相继完成了梅江电网并网、旱塘35千伏输变电站、罗坳变电站等电力项目。全县35千伏线路已达到125.5公里,10千伏线路已达到1230公里,行政村通电率达到95%,以建县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渔翁埠电站顺利建成并网发电为标志,全县供电网络已初步形成。

通信建设飞速发展。实现了由县城自动电话向所有乡镇开通程控电话的转变,完成雩山微波站建设,相继开通了无线寻呼、无线模拟移动和数字移动通信,逐步实施移动通信和程控电话扩容,全县电话用户已达4.2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达1.38万户。

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全县27个乡镇都建起有线电视网络,开通了农村多路微波电视传输系统,通过全面实施“村村通”工程,消灭109个广电盲点村,并完成广电光缆传输工程城区管道埋设。县城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县城规划面积和用地面积分别由“八五”期末的6平方公里、3.3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12.8平方公里。县城万吨水厂的建成,极大改善了县城供水状况;宽阔平整的长征大道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使古老的于都焕发青春的光彩。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功能日趋完善。

1986~2000年是于都县社会事业大发展的15年。

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兴县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实施和推广各类科技项目117项,获得县以上各种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138项,其中获地级以上奖励34项。科技工作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工业技术改造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围绕文化扶贫、送戏下乡、送科技下乡,开展了大量工作,县城百报长廊受到国家、省、地的高度赞扬,文化工作受到全国表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共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5012人,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和中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提高较快,扫盲工作和普及实验教学均通过验收。

医疗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效控制了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生,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创全国二级甲等医院和全国二级甲等中医院,建立了中心血库和120、100、160等医疗绿色通道,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20%。保险事业得到发展,被评为全国先进保险县。

1986~2000年是于都县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的15年。

扶贫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县投入扶贫资金25597万元,按照“三个为主”(以支持贫困乡、村、户为主,以支持与解决温饱直接相关的种养加工项目为主,以支持开发项目配套、续建为主)的原则,重点投放到农村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片区综合开发治理项目,使大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326元提高到2000年的1928元。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了城镇中低工薪阶层的收入,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86年的4376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15024万元。反映居民生活的住房条件有了大的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07平方米,县城居民住房成套率达67%。随着收入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及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摩托车、计算机、移动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人民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

回首过去,成就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于都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了“十五”发展战略构想,其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市扩张为重点,抢抓发展机遇,加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和科技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把于都建设成为经济比较发达、社会文明进步、城乡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赣州东部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