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咸丰小产权房立户,你知道几个?

【小龙沟】相传,严姓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此建村,因村庄坐落在小龙山西侧的沟旁,始称小龙庄,后改成小龙沟。

【龙山】1966年前属小龙沟,1966年因村前建龙山水库,将60户搬迁到水库坝外七里处,因北面有小龙山,1982年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龙山。

【大山空】1913年从朱芦山底村迁来几户看山,后来逐渐发展成村,因村庄建在大山、小龙山两座山空中间,故名大山空。

【麻峪子】据《徐氏族谱》:“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吾祖自江南东海迁莒居麻汪。”徐姓迁此定居时有一水汪,村民多在此沤麻,取名麻汪。清朝初年,水汪被洪水冲车沟峪,遂改称麻峪子。

【后下寨】相传,唐朝将领刘金定在此扎过兵寨,村庄建在兵寨西面的夏洼地里,取名下寨。后分为前后两村,该村在后,故名后下寨。

【前下寨】名称来历与前下寨相同,因村在前,故名前下寨。

【东石河】据《姜氏族谱》:“吾族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从莒州东南乡朱芦村迁居东石河立村。”姜氏建村时,以村东南石鼓岭上的虎状石头取名石虎村。后嫌此名不雅,以村西的一条石头很多的小河,改称石河。而后分为东西两村,此村居东,称为东石河。

【西石河】据《李氏支谱》:“李氏……旧谱考之出自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离乱之际徙居此地。”村名来历与东石河相同,因村居西,称为西石河。

【院前】据《重修莒志·民社志》:“夏氏原籍东海,明初迁居日照县,后又迁莒,分三支,长支居院前。”夏姓将村建在姑安岭上的尼姑庙院前边,故名院前。

【温家村】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温姓来此建村时,村后有一池塘,池水清澈见底且温和,故名温水村。明朝中期,池塘被泥沙淤平,遂改称温家村。后温姓绝,薄姓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从山底村迁此落居,仍沿用原名称。

【东诸睦】据《李氏支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世祖失讳自莒州东南乡泉子头村迁居此地。”李姓先来居住,后又迁来张、陈、庞、宋、薄诸姓。为求得诸姓和睦相处,取名诸睦。为区别同名邻村,按方位称为东诸睦。

【西诸睦】据《于氏支谱》:“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于氏祖从莒州东南乡峧山村迁居西诸睦。”于姓将村建在东诸睦西,故名西诸睦。

【小楼】据《李氏支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世祖李朴自莒州东南乡泉子头村迁居小楼庄。”李氏迁此定居时,有一富户盖有一座二层小楼,故以此定名为小楼。

【柞墩】据《孙氏支谱》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自江南东海迁往日照东南乡,后迁大铁牛庙,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往柞墩村。”因村西东南岭上有一大土墩,土墩上生长柞树,名叫柞墩岭,故名柞墩。

【马家坊】据“解氏祖茔碑文”:“吾族自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由日照县碑廓街迁居解家坊。”解姓迁此定居时,开设坊店,故名解家坊。后解姓绝,马姓迁入且人丁兴旺,后改成马家坊。

【大铁牛庙】相传,范、彦两姓于元朝初年迁此建村。传说很久以前,一天晚上,有一尼姑路过此地,突然看到从天上降下三头大牛,一头铜牛、一头金牛、一头铁牛,尼姑伸手一拂尘把那头铁牛打落在地,故有铁牛降低的传说。而且当地确有一块形似牛状的石块,后人称为“铁牛”。范、彦两姓在“铁牛”旁边建了一座“齐王庙”,取名铁牛庙。

后来范、彦两姓失落,孙姓于明初迁来。据《重修莒志·民社志》记载:“孙氏原籍江苏海洲县孙家山,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迁居日照县孙家村。一世兄弟三人,名皆失考;二世长振东,居孙家村;次振西,迁居莒城状元坊;三失名,迁居安丘县凌河;四世子孝,迁居大铁牛庙庄……”。因村内孙姓发展快,人多村大,为区别相邻的同名村,故改称大铁牛庙。

【西铁牛庙】据《李氏支谱》:“此支驻西铁牛庙,旧谱考之出自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离乱之际徙居此地。”该村位于大铁牛庙西,故称西铁牛庙。因李姓居多,又名李家铁牛庙。

【南铁牛庙】原属大铁牛庙村,明朝中期单独成村,居大铁牛庙村南,故称南铁牛庙。

【马家庄子】据《重修莒志·民社志》:“四区孤山庄马氏,原籍山西洪洞县,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分居于马家庄子……”原村址建在东南沟河村南的马家沟,清朝初年,为避战乱,全村北迁。因马姓居多,故名马家庄子。

【王家岭】据《王氏族谱》:“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族由东海县当路东迁居日照县七老岭,再移于莒南古坪后洼。……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洪水之灾,此地洼下,不堪久居,又从居王家岭遂家焉。”故王姓始建于坪上北洼,因受洪水之灾签到北岭顶居住,且能望见旧家址,故名“望家岭”,因“望”与“王”谐音,后演变为王家岭。

【李家洼子】据《李氏族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札族自莒州东南乡泉子头迁居上洼子。”李姓将村庄建在岭坡上,村北有一片洼地,故名上洼子。后因李姓居多,于清初改称李家洼子。

【卢家洼子】据《卢氏族谱》:“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世祖卢獐从莒州东南乡坪场镇迁居此地。”因村址比上洼子低,故称下洼子。后因卢姓居多,改称卢家洼子。

【朱府村】相传,朱姓最早建村于唐朝光启年间(885—888年),曾出过官人,有“府地”之称,故名朱府村。后朱姓绝,孙姓从大铁牛庙迁来,仍沿用原名。

【赵家沙土王汪】据《赵氏支谱》:“明洪武二年(1368年),赵氏祖先从江南东海螳螂村迁居此地。”因赵姓把村庄建在有沙土的大汪旁,故名赵家沙土汪。

【阚家沙土汪】据《阚氏族谱》:“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阚氏五世祖自赵家沙土汪分居而来。”依照邻村赵家沙土汪之称,该换姓氏得名阚家沙土汪。

【罗家沙土汪】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河南省一户罗姓来此居住,依照邻村阚家沙土汪,换姓氏得名。

【周家沙土汪】相传,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周姓建村于阚家沙土汪南侧,取名周家沙土汪。

【清泉林】相传,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因村东北角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中有一清澈见底的水泉,故名清泉林。

【西南沟河】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罗氏家谱》:“自始祖迁于山东相传五百余年矣……”。依此推算,罗姓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于兰谷河西侧,取名兰谷河。清朝中期河道被泥沙淤平,又以村南的一条沟河,改成南沟河。后分为东、西两村,该村居西,故称西南沟河。

【东南沟河】相传,徐姓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自江苏东海迁来建村。名称来历与西南沟河相同,因该村居东,故称东南沟河。

【挪庄】原属东南河沟,1950年东、西南河沟遭受特大洪水灾害,部分群众房屋倒塌,为避洪水灾害,由递出挪到南岭高处建村,故名挪庄。

【后野泉】刘姓明末迁来定居,此地有两个天然形成的水泉,人们惯称野泉,因村庄靠近后面的水泉,故称后野泉。据《刘氏家谱》:“吾祖于明末未定之初……迁山东沂州府,驻后野泉,是为二支。”

【前野泉】据《刘氏家谱》:“稽古始祖,自元末驻山东胶州立村,遭红巾之难,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避沂州府莒县驻前野泉。”此地有两个天然形成的水泉,人们惯称野泉,刘姓靠近前面的水泉建村,称为前野泉。

【七里沟】据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的墓碑记载,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初因村后岭坡上有一水泉,取名泉子坡庄。后因距坪上七里,且村西岭坡下有一条深沟,建国前夕改称七里沟。

【上峪子】葛姓在南岭沟峪北建村,以北为上,故名上峪子。据《葛世族谱》:“孟江公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东海之滨迁居上峪子。”

【西辛庄】据《陈氏支谱》:“二世祖五公伟坤,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同赵氏太太祖母由江苏东海大村迁来,……据莒州东南乡坪场镇南西辛庄。”陈姓在此辛勤劳动创建村庄,取名辛庄。后人户增多,于明末分成东、西两村。该村居西,称为西辛庄。

【东辛庄】名称来历与西辛庄相同,因该村居东,称作东辛庄。

【王家沟】清末,王姓从永安乡王家炕迁来,在一条沟的北侧建村,取名王家沟。

【王家道村峪】相传,王姓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迁至岭前沟峪边建村,取名王家道村峪。

【赵家道村峪】赵姓迁王家道村峪北侧定居,称为赵家道村峪。据《赵氏家谱》:“……至四世兄弟三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居莒州,……元祖居莒县赵家道村峪。”

【季家道村峪】相传,季姓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迁至王家道村峪西北侧建村,取名季家道村峪。

【许家道村峪】相传,许姓于明洪武年间(1371年)迁至王家道村峪东北部建村,取名许家道村峪。

【中峪子】相传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因该村在上峪子和下峪子两村中间,故名中峪子。

【徐家老窝】相传,段姓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四处流落后在此建村,找到安家落户之地,取名段家老窝。后段姓绝,徐姓迁来,改称徐家老窝。

【高家老窝】最初因村内有一池塘,莲花满池,取名莲花峪。后池塘逐渐消失且无莲花,仿照邻村徐家老窝,取名高家老窝。据《高氏族谱》:“始祖自东海来莒,业四百余年矣,始则居于壮岗街,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居莲花峪。”

【大坡】张姓兄弟二人来此,在一片荒坡处定居,老二住后发展成村,称为小坡。老大住前发展成村,称为大坡。据《张氏族谱》载:“我宋族自明初由江苏东海历日照太平桥迁居此处。”

【小坡】名称来历与大坡相同。

【山底】据《重修莒志·民社志》:“始祖兄弟五人,北宋时自苏州府阊阖门外,兄弟偕迁,……二支迁东海县小柴门市村……帷二支由东海县小柴门市村迁莒县山底村居焉。”继后朱、厉姓迁入定居,因村座落在大山脚下,故名山底。

【竹园】孙姓于清朝中期迁此定居,此村水竹成园,故名竹园。据《孙氏族谱》载:“自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于大牛庙迁居大坡,转山底,终居竹园。”

【厉家寨】厉姓在大山东侧立村,西面大山巍然屹立,恰似一座山寨,故名厉家寨。据《厉氏支谱》“始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因战乱灾荒,从东海迁居日照县北洪宁乡中瞳里,后移居日照城三皇庙杏花屯,后又因兵荒马乱,兄弟五人各奔星居,吾祖厉服公肇基于莒县厉家寨。”

【徐家寨】徐姓在大山东侧定居,与厉家寨一河之隔,故称徐家寨。据《徐氏宗谱》记载:“始祖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朱梅迁居至此。”

【寨子河】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鲁姓由团林鲁家沙沟迁此定居,后张、薄、李姓分别由张家寨、山底、李家彩迁来,散居秋牧山岭坡和寨子河旁,1958年聚居,取名寨子河。

【张家寨】张姓北依厉家寨定居,故名张家寨。据《张氏支谱》:“粤吾始祖自明初由井邱村迁住张家庄,……五世季同明中期迁住张家寨村。”

【大山河】相传,清光绪年间(1875—1909年),滕姓由文瞳滕家河迁大山河上游建村,故名大山河。

【茅窝】清末,薄姓从山底迁此定居,因此地遍地生长茅草,故初称茅草窝,后简称茅窝。1984年命名为茅窝

【黄豆沟】清末,厉姓自厉家寨、徐家寨迁此定居,因村地处山沟且黄粘土,故称黄地沟,后演变为黄豆沟。1984年命名为黄豆沟。

【杨树林】1912年,厉家寨数户散居山头,此处有一片坟茔,坟茔内白杨树成林,故名杨树林。1984年命名为杨树林。

朱芦

【朱芦】据《曹氏家谱》:“始祖原籍东海,元末明初近海倭贼所掠,既不能一时皆息,因洪军赶散而迁徙现计五百年有余。”相传,曹姓迁此定居前,朱姓已建村,并建有楼台亭阁,取名朱家楼。后朱姓绝,曹、姜、孙姓相继迁来,因村前芦苇塘子原是朱姓所有,故改称朱家塘子。清末,更名为朱芦。

【宋家彩】因村座落于甲子山脚下,绣针河上游,旭日东升,山水相映,五颜六色,形似彩带,故名彩。明末,附近建有四个村,都称彩;为示区别,冠以姓氏称为宋家彩。据《宋氏谱碑》记载:“始祖讳时和字汉春,明朝洪武初由东海迁居于此地。”

【刘家彩】名称来历与宋家彩相同,因刘姓迁此定居,故名刘家彩。据《日照刘氏族谱》记载:“始祖世居东海当路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姓迁日照相地于丝山而立刘家村,十世德文清顺治年间(1844—1661年)迁住刘家彩。”

【张家彩】名称来历与宋家彩相同。相传,张姓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此定居,取名张家彩。据《张氏碑文》记载:“始祖……由日照城里太平桥迁住张家彩……远传九世俱葬于此。”

【张家彩北岭】1915年,由张家彩迁来几户,后发展成村,称为张家彩四队。因座落于大山水库东侧张家彩北岭,命名为张家彩北岭。

【李家彩】名称来历与宋家彩相同。相传,明初魏姓先来定居,称为魏家宅子。后魏姓败落,于姓迁此,故改称于家沟。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由日照马庄迁此定居,且人户居多,更名为李家彩。

【石汪】相传,张姓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从东海迁此定居,因村后有一石汪,传说是孙殡的饮牛汪而出名,故取名张家石汪,后改称为石汪。

【西北山】1915年,张姓从石汪迁至西北部的山坡上建村,取名西北山,后称石汪一队。1984年,命名为西北山。

【厉家泉】相传,厉氏兄弟三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东海迁居日照县唐庄,随后老三又迁此立村,因村后有水泉且长年流水,故取名厉家泉。

【幸福山】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赵姓由址坊迁来,清末,又续迁数户,因地处山峪,故初称赵家峪。1959年因修建大山水库,从宋家彩又迁来数户,人们向往幸福,于1963年更名为幸福山。

【西山顶】因修建水库,1960年张、宋两姓分别由张家彩、宋家彩迁此建村,称为幸福山四队。因村建在灯笼山西侧的顶端,1984年命名为西山顶。

【山后沟】因修建大山水库,1960年宋、李两姓分别由宋家彩、李家彩迁来,在一座小山后面的沟旁建村,称为幸福山五队。1984年命名为山后沟。

【锁子沟】因修建大山水库,宋姓由宋家彩迁至梭子沟旁建村,称为幸福山六队。1984年,取梭的同音字命名为锁子沟。

【璇子】因村西有条小河,每当汛期洪水瀑发时,由于地势所致,河拐水转,形成漩涡,故名漩子庄,后演变为璇子。据《张氏族谱)记载:“明初由日照迁此建村。”

【璇子上沟】1913年张姓由璇子迁来数户发展成村,因村座落在璇子沟上游,1958年定名璇子上沟。

【竹子崮】1916年张姓由璇子迁至城子顶山前立村,因此处竹子较多,故名竹子崮。

【址坊】赵姓建村于明朝初年,以农为主,兼营土纸并建造纸坊,故取名为纸坊,后演化为址坊。清朝咸丰八年十一月所立碑文载:“明故始祖考赵大公之墓。”

【刘家东山】刘姓迁此定居,村东有云蒙山,俗称东山,故取名为刘家东山。据《重修莒志·民社志》载:“刘氏原籍日照县大湖村,始迁祖垣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迁刘家东山。”

【英雄山】清末刘家东山几户迁至英雄山下定居发展成村,取名为英雄山。1984年命名为英雄山。

【定胜山前】1915年,刘姓由刘家东山迁定胜山前定居而得名。1984年命名为定胜山前。

【辛庄】1935年赵姓由址坊迁此建村,取名赵家村,邻村称为小挪庄,属于址坊村。1943年因新建村而改名为新庄,后演化为辛庄。1948年从址坊分出独立成村,仍称为辛庄。

【龟山里】1915年,址坊赵姓迁来三户看管山林,后发展成村,称为辛庄三队。因村座落于龟山等山环抱之中,1984年命名为龟山里。

【龟山沟】1915年,址坊赵姓迁来数户看管山林,后发展成村,称为辛庄四队。因村座落于龟山脚下的沟边,1984年命名为龟山沟。

【石场】原属日照县,刘姓于明初迁此定居,因村北有一大片露天花岗石,面积近亩,形似场地,故名石场。据《刘氏族谱》载:“刘氏原籍江苏宿迁县,明初迁到日照。”

【龟山西】1912年,赵姓由石场迁至龟山西侧居住,称为石场一队,1984年命名为龟山西。

【赵家土山】赵姓迁此定居,村落四周皆为土山丘,故名赵家土山。据《赵氏墓碑》:“皇明太高祖赵大公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江苏东海迁徙至此,以赵氏传宗接代。”

【孙家土山】据《孙氏族谱》:“吾莒孙氏自明初由东海县孙家村迁徙而来,迄今五百余年。”名称来历和赵家土山相同,孙姓最早迁此居住,取名孙家土山。

【河西】据《臧氏族谱》记载:“始祖自明初由东海迁居莒县东南黑坊口,后又移居朱芦河西,迄今已有二十世矣,分门立户者百有余家。”朱芦河系绣针河上游,臧姓在此河西侧建村,故名河西。

【龟山前】1915年,河西孟姓迁至龟山前坡建村,称为龟山前。

【龟山东】清末,河西臧姓数户迁至龟山东建村而得名。

【关山沟】1913年,河西臧姓数户迁至关山东侧沟旁建村,故名关山沟。

【河西岭南】1915年,河西孟姓几户迁南岭建村,取名河西岭南。

【孟家油坊】1916年,河西孟姓一家迁此开油坊,后迁多户成村,故名孟家油坊。

【东青峰峪】田姓在岭下平坦地建村,岭上青松茂密,远看若似一座青峰,取名青峰峪。为区别邻近重名村,按方位称东青峰峪。据《田氏宗谱》记载:“元末明初,自东海迁居赣榆县田家庄,一支再迁日照西南田家寨,后折迁莒县东南青峰峪。”

【大青峰峪】名称来历与东青峰峪相同,因该村较大,故称大青峰峪。

【前青峰峪】名称来历与东青峰峪相同,因此村在前,故名前青峰峪。

【横沟】相传,明末朱、刘、牟等姓首先迁此立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徐姓由莒县陵阳迁此,因有条沟横穿村中,故名横沟。

【小茅墩】孙姓迁此定居,村北有一小茅草墩,故名为小茅墩。据《孙氏族谱》记载:“吾莒孙氏,自明初由东海迁居而来,迄今五百余年。”

【窑沟】1912年,从小茅墩迁来几户人家看管山林,后发展成村。因此处曾烧过窑,故名窑沟。1984年命名为窑沟。

【东王家岭】清末王元一家从横沟迁来居住,后发展成村,取名王元岭。1940年改名王家岭。1981年8月地名普查时,因与坪上王家岭重名,更名为东王家岭。

【大茅墩】曹氏迁此定居时,村东有一大茅草墩,故名大茅墩。据《曹氏碑文》载:“始族昆仲三人,原籍东海十八村,自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年),迁居莒县店头,大公世龙在店头定居,二公讳世高又迁居至此,三公讳世德下口,民国三十二年二月立。”

【张家茅墩】因张姓在大茅墩村前定居,故取名张家茅墩。据《张氏支谱》记载:“粤吾始族来明初,由莒县井邱村迁居张家庄,六世失讳,明中期迁住张家茅墩村。”

【宋家村】据宋氏碑文考:始于1723年,由宋家彩迁来定居。起初,自称我乐村,1942年以姓氏改称为宋家村。

【东崖上】李姓迁此在岭上定居,取名崖上。在地名普查时,因与团林的崖上重名,1984年更名为东崖上。据《重修莒志》:“原籍江苏东海县李家大村,始迁祖寿春、寿光,于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到莒,寿春迁大茅墩镇崖上庄。”

壮岗

【壮岗】据《鲁氏族谱》记载:“原籍江苏东海当路山子口村……于明初来壮岗镇东楼庄,二世分六大支,长支后居壮岗前村……”相传,此地原是苍茫的荒野,北部山岗上有一自然形成的石柱,气势壮观,故初称壮苍;明朝中期,此地曾设过官府,故称壮苍府;明国初年,因村北依山岗改成壮岗。

【臧家庄子】臧姓于明朝中期迁此建庄,取名臧家庄子。据《重修莒志·民社志》:“臧氏原籍江苏省东海县当路村……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迁至莒县黑坊口,四世成儒徙居臧家庄子。”

【北李家庄】初以姓氏起名李家庄子,为区别重名村,于1964年按方位改成北李家庄。据《李氏族谱》载:“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从李家崖迁一支来此居住。”

【蕉庄】相传明初年蕉姓迁此立村,故名蕉庄。明朝末期蕉姓绝,鲁姓迁居,仍沿用原名称。

【大岭后】据《鲁氏族谱》:“原籍江苏东海当路山子口村……于明初来壮岗镇东楼庄,二世分六大支,……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从壮岗迁来本地居住。”鲁姓迁此定居,因村坐落于大岭后面而得名。

【高家乔旺】据《肖氏族谱》:“始迁祖玉於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从安徽省座台庄迁居。”因村东有一官苍墓,据传是东汉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秀部下一官员的坟墓,墓前大汪出水口处有座桥,取名肖家桥官庄;明朝中期因高姓兴旺,改称高家桥旺;明末演变为高家乔旺。

【严家乔旺】相传,明朝中期胡姓建村,故称胡家乔旺。后因严姓迁入,且人户居多,于1942年改成严家乔旺。

【鲁家乔旺】据《鲁氏族谱》记载:“原籍江苏东海当路山子口村……于明初来壮岗镇东楼庄,二世分六大支,……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从壮岗五支迁来本地居住。”因鲁姓迁此建村,故名鲁家乔旺。

【前坡】相传,明朝中期鲁姓在壮岗东侧岭前坡建村,取名壮岗东坡;1946年分为三个自然村,该村在前,改称为前坡。

【西北坡】相传,明朝中期鲁姓在壮岗东侧岭前坡建村,取名壮岗东坡;1946年分为三个自然村,因该村坐落在岭坡的西北部,取名西北坡。

【后坡】相传,明朝中期鲁姓在壮岗东侧岭前坡建村,取名壮岗东坡;1946年分为三个自然村,因该村坐落在岭后坡而得名。

【大莲花汪】因村东北角大汪内生长莲花,故名莲花汪。此后附近又相继立六村,亦称莲花汪,此村最大,改成大莲花汪。据《徐氏家谱》:“明万历五年(1577年)从朱梅迁来……”。

【大莲花汪后庄】1962年因遭水患,徐姓自大莲花汪迁至村后建村,故名大莲花汪后庄。

【大莲花汪东岭】1962年因遭水患,徐姓自大莲花汪迁至东岭立村,故名大莲花汪东岭。

【崔家莲花汪】因崔姓最早来此定居,故名崔家庄子;该村紧靠莲花汪,1946年改称崔家莲花汪。据《崔氏家谱》:“二世祖於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江苏省东海而来定居。”

【莲花汪】因包姓在大莲花汪东立村,故称东莲花汪。1987年县地名普查时,因与石莲子东莲花汪重名,更名为莲花汪。据《包氏族谱》:“二世于明初由河南迁来。”

【前莲花汪】鲁姓于明朝中期在大莲花汪前建村,故称前莲花汪。据《鲁氏族谱》:“原籍江苏东海当路山子口庄,始迁祖皞于明初来壮岗镇东楼庄,二世分六大支,长支居壮岗前村、……前莲花汪。”

【前莲花汪东庄】1962年因遭水患,鲁姓由前莲花汪迁至村东建村,故名前莲花汪东庄。

【高家山前】高姓迁此定居,初称高家东山,后因村庄坐落于卢山前面,改成高家山前。据《高氏族谱》:“原籍江南高公岛,始祖文孔,明正统三年(1438年),迁居莒州高家东山。”

【安九坊】高姓在九条土坊处安村,取名安九坊。据《高氏族谱》:“原籍江南高公岛,始祖文孔,明正统三年(1438年),迁居莒州高家东山。二世分三支,……次支迁此居住。”

【瞿家山前】瞿姓在卢山之前建村,称为瞿家山前。据《瞿氏族谱》:“原籍江苏蜂螂,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被洪军赶来。”

【南李家庄】李姓定居于此后,取名李家庄子。1964年,为区别临近重名村,按方位改成南李家庄。据《李氏族谱》:“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李氏兄弟二人由江苏徐州迁居此处。”

【崔家顶子】相传,崔姓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江苏东海迁此立村,因村后有一石顶子,故名崔家顶子。

【陈家河】陈姓于清朝中期立村,称为陈家庄,1981年县地名普查时,因与文疃的陈家庄重名,更名为陈家河。据《重修莒志·民社志》:“陈氏原籍江苏东海县大村,始迁祖震,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山东日照县车疃庄,又迁莒县北关外,十七世……由北关外迁陈家庄。”

【下峪子】因张姓在山峪处定居,取名张家峪。后因该村坐落在山峪下,改名为下峪子。据《张氏族谱》:“始祖於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迁来。”

【前朱陈】据《王氏族谱》记载:“始祖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由江苏东海迁来。”王姓迁来时,朱姓早已迁来定居,因村前有一形似城的土坝,故称朱城。清末,陈姓迁居,改成朱陈。1915年分成两个村,该村居前,称为前朱陈。

【后朱陈】据《朱氏家谱》:“……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从朱家洼迁来。”名称来历与前朱陈相同,因该村居后,称为后朱陈。

【小岭后】鲁姓于明朝中期,在一座小岭后面建村,取名小岭后。据《鲁氏族谱》:“原籍江苏东海当路山子口庄,始迁祖皞于明初来壮岗镇东楼庄,二世分六大支,长支居壮岗前村、……小岭后。”

【西坡】因村子坐落在小岭西坡而得名。据《拾零手册》:“该村建于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

【南竹园】据《孟氏家谱》:“明永乐二年(1404年),孟、王二姓从江苏当路村迁居此处立庄。”因村西有竹园而取名竹园。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朱芦的竹园重名,更名为南竹园。

【东演马】相传,唐朝秦琼曾在此演练兵马,取名演马庄。冯姓明初迁此定居,取名冯家演马庄。1946年分成两村,此村居东,故称东演马。

【西演马】据【张氏族谱】:“一世祖张礼,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文疃土泥巷迁此定居。”名称来历与东演马相同,因张姓迁至东演马西侧建村,故称西演马。

【大河西】相传,明朝末年王姓自江苏东海迁此定居成村,因村坐落于龙王河西岸,取名大河西。

【韩家湖】因韩姓在一片平坦湖地建村,故名韩家湖。据《韩氏族谱》:“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韩运从江苏西斗岭迁来居住。”

【张家沟子】相传,明朝末年张姓来此在沟旁建村,取名张家沟子。

【柳家】柳姓在沟旁建立家园,取名柳家庄,后演化为柳家。据《柳氏家谱》:“始祖明初,从江苏东海当路迁居赣榆县马厂,明正德三年(1508年),从马厂来本地居住。”

【泥塘沟】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徐姓迁此建村,因村周围有沟塘其多泥,取名泥塘沟。

【陈家老窝】据传,明洪武四年(1371年)陈姓建村,因村东山峪前的道路称为凤凰脖子,故取名凤凰峪。清朝后期,仿照邻村徐家老窝,改名为陈家老窝。

【店子街】因村靠大路,并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张姓曾在此开坊点,故名店子街。1946年改称新店子。1981年县地名普查时,因与文疃的新店子重名,恢复店子街之称。据《张氏家谱》:“十二世五公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迁此定居。”

【李家河子】据《孙氏家谱》记载:“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从东海迁此。”孙姓迁来时,李姓早已定居成村,因村西靠河,故名李家河子。

【饮马庄】据传,杨文广征南时,路过此地,并在清水泉饮过马,以此取名饮马泉,后演变为饮马庄。据《重修莒志·民社志》记载:“阎氏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祖有安迁莒州南乡官梅沟,住年余移居饮马庄。”

【潘家岭】因村座落山岭,且潘姓多,故名潘家岭。据《潘氏族谱》记载:“于洪武末年,……惟有六支祖讳世禄,由潍而来莒县南乡草沟村,所生兄弟二人,次支少而止,长支祖讳存仁及四世兄弟三人,长公讳俊而居草沟村,二公讳杰以幼年而故,三支吾祖讳英迁居潘家岭,迄今五百余年矣。”

【砚柱河东】董氏祖先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江苏省东安家湖迁来。相传,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曾住过此地,故名晏住;至清朝“晏”与“砚”、“住”与“柱”的谐音,演变为砚柱。后因村座落在龙王河东西两侧,1946年分成砚柱河东和砚往河西两个自然村,此村居东,故名砚柱河东。

【砚柱河西】名称来历与砚柱河东相同,因此村居西,故称为砚柱河西。

【刘下砚柱】相传,刘氏祖先于明朝初年由江苏省黑墩坡迁此建村,取名砚柱。后因居龙王河支流下游西侧,1948年改称刘下砚柱。

【刘上砚柱】相传,刘氏祖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诸城迁此建村,取名砚柱。因居龙王河上游,1948年改称刘上砚柱。

【东于渰子】据《于氏四公族谱》载:“于氏祖原籍登州府,黄县赤山寨原寺水,明初迁莒,卜居城南附郭村,更名于家庄。”于姓迁至渊子西侧定居,取名于家渰子。后因与岭泉的于家渰子重名,1981年更名为东于渰子。

团林

【北团林】据《赵氏家谱》:“明太祖削平天下,念郡邑户口凋辟,洪武之世,迁民之诏屡下,然人安故土或迁徙不从,而以兵胁使不敢不迁者有之。此自东海外徙有为洪军赶散之说所由来也。”明朝初期,席、赵、张、杨等姓迁此,分别在一块松林周围落户。席、赵两姓在松树林背面居住,取名席半天;后赵姓处于优势,改名为赵家疃。张姓在松树林西、杨姓在松树林东落户,分别称为张漫岭、杨家疃。后来,李姓于明建文三年(1401年),从泉子头迁来居住,并迅速发展起来,在张漫岭、杨家疃逐居优势。

明永乐(1403—1424年)皇帝扫北时,曾在此进行过团体练兵,而后人们便以团练为名,把赵家疃、张漫岭、杨家疃分别改为赵家团练、大李家团练、小李家团练。

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人们又以三村之间的树林为名,把团练改为团林,以方位命名为东、西、北三个团林。因赵家团练在其他两村之北,故称北团林。

【东团林】据《李氏族谱》序载:“原籍江苏海州桃花村,始祖于明初迁居莒县泉子头庄,分三支……明建文三年(1401年)从泉子头庄二支分居团林。”名称来历和北团林相同,按方位称为东团林。

【西团林】据《李氏族谱》序载:“原籍江苏海州桃花村,始祖于明初迁居莒县泉子头庄,分三支……明建文三年(1401年)从泉子头庄二支分居团林。”名称来历和北团林相同,按方位称为西团林。

【北泉子一村】据《李氏家乘》:“原籍海州桃源村,始族于明初迁居莒邑泉子头庄。”因座落于水泉之北,取名为北泉子头。1961年以序号改称为北泉子一村。

【北泉子二村】据《李家族谱》记载:“始祖于明初迁居莒县泉子头庄。”因村座落于水泉之北,故名北泉子头。1961年以序号改称为北泉子二村。

【北泉子三村】据《朱氏族谱》序载:“太始祖失讳,自山东迁居江南赣榆县朱孟庄。明初,九世祖定居北泉子头。”因村座落水泉之北,故名北泉子头。1961年以序号改称为北泉子三村。

【北泉子四村】座落于摩天岭北端脊背上,东、西低洼,自北向南倾斜,高低不平,居住分散,这里原是几户散居在岭头上看树的人家。1935年,为居住安全聚居成村,原名北李家村。1961年改称北泉子四村。

【南泉子头】相传,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因座落在水泉之南,故名南泉子头。1961年分为两个村,按序号称南泉子一村、南泉子二村。

【唐家村】唐姓迁此定居,取名唐庄。据《唐氏族谱》记载:“始祖自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江南海州属海东当芦村迁居唐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涝坡的唐庄重名,更名为唐家村。

【西罗家峪】罗姓建村,座落处三面环岭且有沟峪,取名罗家峪。据《罗氏族谱》记载:“始祖原籍东海,于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迁居山东莒之南鄙南沟河庄,雍正八年黄水为灾,迁居罗家峪。”1935年,在村东又建一村;1953年,分为东、西罗家峪,该村在西,故称西罗家峪。

【东罗家峪】建于1935年,座落在摩天岭西侧,罗家峪村东,原称罗家峪东崖头。1953年分为东、西罗家峪,该村居东,改称东罗家峪。

【李家村】李姓于1935年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为李家村。

【吴家庄】相传,吴姓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村,取名吴家庄。

【卞家庄】卞姓迁此定居,取名卞家庄。据《卞氏家谱》:“原籍安徽合肥花马村……清中叶迁居卞家庄。”

【化家村】1935年化姓迁此建村,取名化家岭。建国后,改称化家村。

【李家河崖】因李姓迁此在河崖旁定居成村,故名李家河崖。据《李氏族谱》记载:“原籍江苏海州桃原村,始祖于明初迁入莒县李家河崖。”

【李家桑园】此地原是元朝邢姓员外郎所居,后犯灭门之罪,李姓祖先迁来定居,逐渐发展成村。因周围有邢姓残存的桑园,故名李家桑园。据《李氏家乘》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始祖由海州属海东当芦村北徙李家桑园。”

【高家桑园】相传,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以姓氏取名高家庄。后高姓绝,仍沿用原名。1981年8月地名普查时,因与大店的高家庄重名,更名为高家桑园。

【徐家桑园】相传,徐姓于元末迁此建村,取名徐家庄。因与文瞳的徐家庄重名,与李家桑园近邻,1981年改称为徐家桑园。

【王家黄所】据传,元朝时,黄姓在此居住,称黄家官庄,后被山大王曹文生诛灭。据《王氏族谱》序记载:“明初自海东故乡徙居山东莒邑黄所庄。”王姓迁来后,村庄建在原黄姓住所废墟上,故改称王家黄所。

【陈家黄所】据传,陈姓建村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因与王家黄所相邻,取名陈家黄所。

【徐家黄所】相传,石姓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此建村,取名石家黄所。后徐姓迁入定居,且人户多,改称徐家黄所。

【薛家黄所】相传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薛姓迁至王家黄所东侧建村,取名薛家黄所。

【朋河石】相传,明太祖洪武七年(1375年),彭、何、石三姓由东海迁来建村,以三姓氏定名为彭何石,后三姓氏皆绝。张、王、陈姓迁入,仍沿用原名,后演变为朋河石。

【官湖】相传,建于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村庄座落处,三面环岭,中间地势平坦,似平原湖地,因向往吉祥,故名官湖。

【埃沟】据古墓方砖记载:“清泉社,建于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初建村时,称为清泉社,后因村庄座落处,南面是沟,北面是埃,通叫前沟后埃,后人以此地形,改称埃沟。1961年,划为两个村,按序号称为埃沟一村、埃沟二村。

【唐家林】据石碑记载:“建于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原日照县王家楼一王姓富户,在此地用林(坟),由唐希看管。因林位于埃沟村南,人们惯称南林。后来,唐姓人户逐渐增多,且在此处也用了林,改称为唐家林。

【大官庄】据《李氏家谱》记载:“明崇祯四年(1631年),由东海当芦村迁莒州东南乡定居。”建村初,名称失考。后有人当了官,且官职大,又因与小官庄相邻,故改称大官庄。

【东小官庄】据《王氏族谱》序载:“淳佑四年(1244年),由东海当芦村徙住日照县涛雒,明崇祯元年(1628年),迁苔莒东南乡朋河石南安居落业。”原以姓氏命名王家庄,尔后有人当了官,改名官庄。因官职很小,后改称小官庄。1981年县地名普查时,因与十字路以及石莲子、大店、岭泉的小官庄重名,更名为东小官庄。

【西唐家楼】据《李氏族谱》记载:“原籍海州桃花村,始祖于明初迁居莒县泉子头庄。分三支,长支住唐家楼。”李姓迁来时,唐姓巳在此居住两代。据考,唐姓建村于明朝建文年间(1399—1402年),因在村中建一座土楼,故名唐家楼。1947年分为三个村,按方位称西唐家楼。

【东唐家楼】名称来历与西唐家楼村相同。1947年划分成三个村时,按方位称为东唐家楼。

【南唐家楼】名称来历与西唐家楼村相同。1947年划分成三个村时,按方位称为南唐家楼。

【鲍家】据传,鲍姓于元朝末年迁此建村,取名鲍家庄。历经两次搬迁。后鲍姓绝,多姓共居,沿用原名至今。

【宅科】据古宅基石记载:“建于崇祯元年(1628年)。”最早尤姓建村,取名尤家庄。后尤姓犯法被诛,房屋毁坏,只残存宅框。张姓迁来后,在此宅框上定居,故名宅框。为图吉祥,1940年改称宅科。

【安前】据庙宇中有关文物考证,建于明朝万历三年(1576年),此处原有一道黄泥土垄,形似马鞍,土垄前后各立一村,名为鞍前,鞍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在两村中间修建了一座“白云庵”,后改称庵前、庵后。1953年两村合并,把“庵”改成“安”,统称安前。

【高家宅子】1938年,安前几户吉姓迁此居住,立宅处地势较高,因此得名为高家宅子。

【曾家庄】据《曾氏族谱》记载:“始祖曾荃原籍曾家沟,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迁居曾家庄。”曾姓迁此定居,以姓氏命名为曾家庄。

【崖上】徐姓迁此在崖头上面定居,故名崖上。据《徐氏族谱》序言记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弘羊作乱,始祖由江苏东海迁居崖上。”

【崖下】李姓迁此在崖头下面定居,取名崖下。据《李氏族谱》附页记载:“原籍江苏东海县李家宅子,因弘羊作乱,始祖李隆和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迁居莒县崖下村。”

【崔家围子】相传,崔姓建村于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取名崔家沙沟。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为防匪盗,筑起围墙,遂以崔家围子取代原名。

【桃花峪】明朝正统三年(1438年),几户外地逃荒的人家,来此建立了村庄,取名逃荒峪。因其名不雅,后以谐音改称桃花峪。1946年分为四个村,分别称为桃花峪一、二、三、四村。

【潘家沙沟】因潘姓在沙沟旁建村,故名潘家沙沟。据《潘氏族谱》序记载:“太祖洪武末年,由小云南武撒府武撒卫老鸦窝迁至草沟村。次年,迁来沙沟西岸,立成潘家沙沟村。”

【孙家沙沟】据传,孙氏家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南京城北西门里迁居莒州后大营,崇祯九年(1636年)又迁来此地,因村庄是孙姓所建,且位于沙沟一侧,故名孙家沙沟。

【何家沙沟】相传,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何姓来此居住,因村西有一条长沟名叫沙沟,故取名为何家沙沟。

【东朱家沙沟】相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朱姓由江苏东海迁至沙沟北侧建村,取名朱家沙沟。后因重名,按方位改称东朱家沙沟。

【大朱家沙沟】相传,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朱姓由朱家洼子迁至鲁家沙沟村南建村,取名朱家沙沟。后为了区别小于该村的重名村,改称大朱家沙沟。

【西朱家沙沟】相传,朱姓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至沙沟旁建村,取名朱家沙沟。为区别邻近重名村,因村小人户少,改称小朱家沙沟,后因紧依东朱家沙沟,故更名为西朱家沙沟。

【尹家沙沟】据《尹氏族谱》序载:“世家东海新县,因洪军兵胁,徙于日照夹仓,崇祯元年(1628年)迁来定居。”因尹姓迁至沙沟旁定居,故名尹家沙沟。

【崔家沙沟】相传,高姓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迁此建村,称为高家沙沟。崔姓相继迁入定居,且人户兴旺,后改称崔家沙沟。

【鲁家沙沟】据《鲁氏族谱》序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东海江南海州徙居莒县壮岗镇,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从壮岗迁来本地居住。”因村庄位于沙沟一侧,且是鲁姓建立,故名鲁家沙沟。

【小刘家沙沟】相传,刘姓于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迁至沙沟旁建村,取名刘家沙沟。因与邻近的刘家沙沟重名,于1940年改称小刘家沙沟。

【大刘家沙沟】刘姓迁至尹家沙沟北侧定居,取名刘家沙沟。因与邻近的刘家沙沟重名,1940年改称大刘家沙沟。据《刘氏支谱》记载:“清朝世祖顺治二年(1643年)第八世由江苏前徐府迁来莒县居住。”

【大王家沙沟】相传,王姓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年),迁至沙沟东侧建村,故名王家沙沟。后因邻近处又建立了两个户数少于该村的王家沙沟,为区别于重名村,故改称大王家沙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