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最大的成片简易楼腾退工程,天坛周边65栋简易楼的腾退终于全面启动
经过四五十年的时间,昔日围绕天坛建起的65栋“样板”简易楼,早已变成了根本没有任何修缮价值的危楼。如今,作为北京市最大的成片简易楼腾退工程,天坛周边65栋简易楼的腾退终于全面启动。而简易楼中的居民在盼望多年后,也将入住位于豆各庄和焦化厂的新居。
坐标最大的简易楼群坚持了50年
别看现在破败不堪,早在四五十年前,这些简易楼却是北京为数不多的“样板楼”。上世纪60年代,由于要修建地铁1号线,大量的铁路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天坛周围原本规划为绿地的一些空地,在半年时间内相继盖起了18栋简易楼,专门安置这些地铁建设者及其家属。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将自己的简易楼建在天坛周围,东侧、西侧、南侧,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天坛外围的三个方向已经被65栋简易楼团团包围。简易楼的产权涉及城建集团、一建、五建等9个单位。
“当时设计的楼龄是15年到20年。”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是简易楼,暂时住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拆除,所以楼里既没安暖气,也没有阳台,使用的还是公共厕所。为了节约材料成本,一些简易楼用红砖来砌墙时,甚至不惜将原本应该平铺的红砖竖立起来,使得楼体外墙其实只有薄薄的一层“立砖”。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不敢在简易楼内居住的居民纷纷在楼下空地搭建起了地震棚。地震警报解除后,地震棚却被当地居民们留了下来,倚靠着天坛南坛墙翻修翻建成了违章住房。时间长了,有的居民渐渐将贴着坛墙墙根建起的违建改造成了街边杂货铺、小饭馆甚至是出租房,杂乱无章的违建把天坛古老的坛墙遮挡得严严实实。依靠坛墙建起的违建小房既不通燃气又不通水电,简易楼居民便从对面的楼上私接出燃气管线、水管、电线,凌空的“飞线”如同蜘蛛网一般横跨在简易楼和违建房之间。
当年让人自豪的“样板楼”变成了房屋开裂、窗户变形、各种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楼”。
样本韩秀玲家庭“40多年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
蒲黄榆三里1号楼,与天坛的直线不过只有500米。
“我这是周转房,租的,再过几个月就搬新家了。”75岁的韩秀玲大妈和老伴租住在蒲黄榆三里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周转房内,房间暖气好,老两口只穿着薄薄的毛衣便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
1972年,韩大妈一家从天桥一间11平方米的单间,搬到了天坛南里4号楼内一套21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居住。“单位看我们住房实在困难,给调剂到天坛去了。说是一室一厅,其实就是一间半房子,厨房在楼道里,厕所是整层楼6户人公用的。”但即使这样的房子,在当时的年代,也是让人颇为自豪的“样板楼”。
韩大妈回忆说,那是新盖的房子,墙都是雪白的,还从来没人住过呢。“我们是第一拨住进去的。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住的平房,好多人想住楼房都没机会。”
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30年过去了,住楼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韩大妈家的简易楼在高楼大厦的北京显得日益破旧。做饭连个煤气炉都没有,起初只能靠自己烧煤生火。“蜂窝煤到处乱堆,最开始堆在楼道里,后来想办法在楼下盖了个小煤棚。家里俩炉子,一个做饭,一个生火取暖。”韩大妈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简易楼住了20多年后,楼里才开始通上了燃气。他们从厨房的燃气灶那里私接跟管子,把燃气引到屋里,接上土暖气,这下屋里才有了暖和气儿。
但是土暖气也有缺点,想要取暖,就必须一直开着厨房的燃气。屋子和厨房中间隔个走廊,赶上冬天刮大风,韩大妈生怕大风将厨房的燃气吹灭,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跑厨房去看一眼。“这一晚上就别想睡踏实,火可千万别灭了啊,灭了再煤气中毒了。俩小时就得披上棉袄上厨房看看去。”
儿子结婚没房子,韩大妈将家里唯一的卧室腾出来给儿子当了婚房,自己则和老伴挪到了外面的半间小屋凑合居住。“那小屋也就七八平方米,进门就上床,想搬张椅子坐,都得堵着半拉门。”韩大妈伸手比划着。想要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更是奢望。由于简易楼内的厕所是6户人共用的公厕,韩大妈只好在厨房安了个淋浴喷头,到了冬天,做饭都得穿棉袄,更别提洗澡了,“只能上外边奔公共浴池。”
2015年10月15日,天坛周边简易楼正式启动签约程序。韩大妈跃跃欲试。“签吧,早就盼着搬了。”韩大妈喜滋滋地筹划着:“这桌子我得带过去,折叠桌,别看是70年代买的,知名品牌天坛家具的,质量好着呢。这破沙发不要了,扔了,搬家置办新的。以后有暖气了,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还能再洗个热水澡,天天洗都行。”
规划安置房户户朝阳全部精装修
2015年3月,天坛周边57栋简易楼率先启动腾退。在这57栋简易楼里,一共有户籍人口8134人,人均建筑面积8.48平方米。两年来,天坛街道及相关单位的干部们几乎都在腾退项目指挥部“扎下根”。如今,57栋简易楼的签约比例已经达到85%以上,全部生效。
“安置房源预计最早今年6月就能陆续建成使用了。”指挥部工作人员说,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项目对接定向安置房源——燕保.祈东家园地处朝阳区垡头地区,紧邻地铁7号线焦化厂站。小区中实行人车分流,居民出了地铁穿过商业区域就能回家,离地铁最近的楼只有100多米。房子以板式设计为主,户型分为一居二居三居。“南北通透,户户朝阳,没有东西向的房子。这还是第一次大规模的为安置房小区进行精装修,装修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掏。”
此外,建成后的祈东家园陆续配套有九年制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室内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生活商业及购物中心等,并配有大型地下车库服务周边居民。其中,配套的九年一贯学校为五中分校。
紧随着57栋简易楼腾退的脚步,今年1月6日,天坛东里北区8栋简易楼也启动了预签协议。根据对腾退区住户情况重新摸底调查,确定被腾退人还剩173户。在天坛棚改指挥部的会议室内,有一面贴满了红色小纸条的墙壁。“签约一户居民,我们就在这户的名字上贴一张红条。”东城区房地二中心多种经营部部长孙维宁指着红条说,如今,两个月过去了,预签约的比例已经超过了85%,有两个楼的预签协议比例甚至达到了100%。
记者了解到,天坛东里北区8栋简易楼的外迁安置房位于豆各庄,地铁7号线未来将继续延伸至此,和焦化厂就差一站,外迁房源距离京沈高速只有两三分钟的车程。“预计2019年交房,一共准备了346套房源,非常充裕。”孙维宁介绍说,居民原本的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这次可以购买一居室;原本住房面积为15到32平方米的,可以购买两居室;原本住房32平方米以上的则可以购买三居室。首套房和第二套房的价格都低于市场价格,并参照经济适用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