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为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邯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按照“科学管理、便民惠民、常态长效”的原则,着眼于办好群众身边实事,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连续三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累计投资25.8亿元,大力推进全市1064个老旧小区改造,延伸管理链条,提升服务水平,惠及50万余人,获得群众的交口称赞。随着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老旧小区在改造中产生蝶变,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创城带来的实惠。
精准改造,要“面子”更要“里子”
位于中华大街滏华巷的中华南四号院内虽然只有12栋住宅楼,却包含3家产权单位,居住人员较杂,物业管理不统一,小区路面无人清扫、垃圾无法日产日清、车辆停放无序、小商贩随意占道经营等情况时有发生,居民们怨声载道。
小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以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高标准实施了基础设施改造:粉刷内外墙体、更新雨水管道和供水阀门、安装太阳能路灯和楼道声控灯、增设监控、改造小煤房飞线、活动广场铺设塑胶跑道、安装健身器材……小区设施和环境得到了优化和完善,安全性、舒适性显著提升。“小区变化太大了,住在这里当然舒心!”居民们无不拍手称快。
据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处处长李雪介绍,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邯郸坚持“精准改造机制”,把握“精心、精细、精致、精美”四条原则,确保应改尽改,解决“如何改”的问题。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数量多、面积大、改造任务繁重等问题,进一步明确重点,整体改造工作把握点、线、面三个重点。“点”即319个小区点位,按精品示范、舒适宜居两类进行改造;“线”即18条主干道沿线涉及小区统一标准、风格进行改造;“面”即选取部分相对集中,有一定基础的老旧小区进行连片集中打造。
同时,邯郸按照“精准、科学、可操作、易复制”的原则,把群众意见最大、现实问题最突出、最急需解决的违建、楼顶防水、墙体粉刷、电线整理、下水管道、铺设路面、环境治理、安全改造、文化内涵等9项共性内容,作为全市统一的规定动作固定下来,然后再把不同小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列入改造内容,称之为“9+X”改造内容。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有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不同小区的差异化需求,既简单明了、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小区建筑物公共部位维修到位,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到位,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清单销号,严督严改“改到位”
走进人民路49号院,颇具特色的“四邻八舍”邻里中心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儿原来是一个闲置的老车棚,改造提升中,经过跟院里居民充分沟通,我们把它打造成一个以‘四邻八舍’为主题的邻里中心,”复兴区胜利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庆杰说,中心里面设立了睦邻会客室、友邻议事厅、助邻工坊、惠邻超市等功能分区,平常居民们可以来这里练习绘画书法、做简单体检、商量社区里的大事小情,邻里氛围愈加和谐温暖。
同样在复兴区,天苑小区“只见小房不见人、垃圾旧货满院摆、道路坑洼积土尘”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听取民意,按照“改造必先拆违”的整治思路,该小区下大力拆除了违章建筑500余处、3900多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8000立方米。现在的小区楼顶重做了防水、破损阳台修补完善、墙体杂物完全清除、内外墙体粉刷一新、路面平整干净、车位规划有序、门禁监控到位、空地全部绿化……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获得了居民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
李雪告诉记者,为确保改造内容真正做到应改尽改,落到实处,邯郸坚持“清单销号机制”,建立了详细的项目改造清单,明确改造内容、时间节点、完成情况、完成效果,然后清单列表,挂图作战,以多轮次、不间断督导为手段,完成一项核销一项,直至全部完成任务。做到应拆尽拆,全市统一安排、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好拆迁歼灭战,把所有涉及小区违章建筑彻底拆除到位,为改造腾出空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00万平方米,植绿补绿26万平方米;应改尽改,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即方案制定环节,确保改造内容全覆盖,改造施工环节,确保改造工程全落地,工程验收环节,确保改造效果全实现;应用尽用,通过先进理念、先进科技的引入和应用,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为小区安全提供保障,引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观摩评比,改细改精“出精品”
丛台区滏山花园小区里绿树成荫,披上“新衣”的楼体清新靓丽,重新平整过的沥青路面平坦通畅,车辆整齐停放在新划定的车位里,晨晚练点、读书角等多处活动空间错落有致,不时传来居民们的欢声笑语。
据柳颐社区党支部书记耿志敏介绍,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小区改造过程中保留大部分原有果树、绿植,补种了居民喜爱的各色花卉;小区所有外墙全部粉刷、道路铺设、便道砖、路沿石更换都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根据小区居民结构,建设了红色文化长廊、孝老敬亲园、科普知识园、婆媳对夸角等9处文化小游园;大门两侧设置了智能人行通道,小区西北角新建了可容纳240辆电动车的智能充电车棚……“原来搬走的,现在都搬回来了,之前想卖房子的,现在也都不提这事儿啦!”坐在凉亭里聊天下棋的小区居民们笑意盈盈。
“像滏山花园这样老旧小区改造成的精品小区,现在有很多。”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李中华说,在改造工作中,邯郸坚持“观摩评比机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以观摩评比的方式,比出干劲,比出热情,比出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去年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四次观摩评比,拿出2000余万元作为奖补资金,这种方式激励打造出了一批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精品小区。
在朝阳路11号院,新安装了智能AI门禁系统,进出小区实现“人脸识别”功能,全面实现“无接触”入门管理;在中煤69处小区,设置了多组照片墙,用记录了小区40多年面貌变化的一张张照片装点院落,打造记忆游园,留住城市里的“乡愁”;在五一八社区,深入挖掘院内文化特色,打造了具有地质文化特色的小游园,建立了地质展室、红色收藏展室和巾帼手工坊等,充分展现地质人披星戴月、不辞辛苦的精神风貌……随着多种多样科技、文化元素的注入,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逐渐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又重新焕发出各具特色的勃勃生机。
据李中华介绍,为使这一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观摩评比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今年的第一次观摩评比活动已于6月11日开展,8月下旬将开展第二次。
红色物业,推进管理“常态化”
“自从实施了‘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在社区的带领下,许多问题得到解决,物业与居民的管理理顺了,小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邻里关系也和谐,生活有滋有味。”邯峰小区居民牛尚荣说。和牛尚荣一样,家住邯山区南巷院小区的居民李海滨对“红色物业”的服务举措也很满意,“谁能想到,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个脏乱差小区。‘红色物业’一进来,违章建筑拆除了,小广告清理了,路灯装上了,道路变得整洁清爽,小区立马‘活’了,居民也有了精气神儿。”
牛尚荣和李海滨口中的“红色物业”,说的是党建引领下的物业服务。“区别于普通物业的性质,‘红色物业’实质上就是党管物业,通过党对物业服务的领导,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服务形式,更加强调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形成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提供便捷高效的物业服务,让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李中华说。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后,更加需要长期的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从而确保改造后的效果长期保持。“目前邯郸老旧小区居民还没有形成付费购买服务的习惯,实施改造后需要缴纳物业费,这个思想认识上的转变有一定难度,也需要一些时间。”李中华说,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提出的老旧小区改造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市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整治改造工作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工作思路,邯山区推行的“红色物业”正是这一工作的生动实践。
目前,邯郸已全面推开“红色物业”管理模式,460余个小区通过这种模式加强了管理,解决了政府长期不能解决,群众长期意见最大的问题,受益群众达30万户,90多万人。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惠民工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现在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兆社说,今年邯郸计划完成31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截至7月底,319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已完成36个小区改造,整体改造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力争11月底前全部完成。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标准,进一步加快改造工作进度,提高改造工作质量,在难点问题上求突破,”王兆社表示,“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舒适,让人民群众共享创城成果!”(记者冀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