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肉价格引发广泛关注。猪肉是老百姓最重要的肉类消费品,关系“菜篮子”,也是物价指数(CPI)最大的权重之一,关系“钱袋子”。稳生产、保供应,从中央到地方,近期频频出手。
聚焦“不敢养”“不让养”“没地养”“没钱养”等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出台多项措施,包括发补贴、给奖励、免通行费、投放冻猪肉等等,9月6日,金融服务继续驰援。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抵质押品范围等6个方面做好支持工作,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
进一步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
做好相关金融服务
《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 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种猪场、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加工企业,石碣,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资金保障将有利于种猪场和规模猪场尽快恢复生产能力。
市场价格高位运行,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他想扩大生产的时候,资金确实是存在困难的。这时候给他贷款贴息、延期,让他尽快恢复、扩张生产能力,这在资金上提供了保障。
建立健全生猪产业贷款尽职免责
和激励约束机制
《通知》要求,要创新产品服务模式。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生猪产业贷款尽职免责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生猪产业龙头企业力量,石岩,推动银企农互助,形成“大帮小”。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引入民间资本,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生猪养殖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可能是金融支持最重要的渠道。通过民间资本的介入,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股,或者直接投资半仓,这样的规模扩张可能来得更快、更有效率。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农民合作社,由龙头企业带领农户搭建规模化的养殖平台,但日常的资金周转也需要借助银行信贷的支持。
金融服务的创新,包括拓宽抵质押品范围。《通知》提出, 选取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具备生猪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
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政策
鼓励开展并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
如何打消生猪生产者的顾虑、降低养殖风险,保险具有重要作用。《通知》指出,要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政策。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把握时间窗口,持续开展并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暂时将能繁母猪保险保额从100012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险保额从500600元增加至800元。李国祥认为,这将更好地解决生猪生产的后顾之忧。
不管是能繁母猪,还是商品猪,这次保费的金额赔付标准都提高了。一方面,可以通过保险更好地解决生猪生产者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万一出现了风险,保费赔付标准提高了,损失小了。政府设计了很好的制度,消除养猪主产区、主产县的顾虑,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展生猪生产。
《通知》同时提出, 要推进保险资金深化支农、支小融资试点。保险资金要更好服务生猪屠宰、肉类加工、仓储等生猪产业发展,加强与生猪养殖产业链上龙头企业的合作,支持新建和异地重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发展。董登新认为,险资进入生猪产业链条,大有可为。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分析,通过政策引导和生产扶持, 预计明年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
在生产上控制非洲猪瘟的疫情;在补栏方面,有一些生产性、临时性的补贴;还有对消费和流通这块,投放储备肉等各方面多管齐下,这些对供求缺口的缓解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