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世旭(江西省作家协会原主席)
赣北修水县,有幕阜山,庐山为其东延余脉。三国东吴太史慈于此置营幕,拒刘表从子刘磐,故名。
那年,我到修水参加文学座谈,当地几位同行说起幕阜山,令我极为神往,当即决定徒步山行。几位同行生长于县城,也无深山经验,跃跃然。
修水古老,崇山峻岭蔽塞幽深,避乱隐匿的饱学之士历代不绝,涵养出深厚人文,为吴楚文化结合点,向称“文章奥府”。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近现代桃里陈氏“一门五杰”。
然而,我最想亲历的,还是山里农家日子。
一早从县城搭车,到数十里外的东津水库过渡。四面峰峦叠嶂,数万亩水面,国家一级水体,澄澈晶莹,透明度近十米。
离船登岸,踏上幕阜台阶。
几处废墟,门墙兀立。中堂枯裂,字迹依稀。案上香炉,死灰沉寂。
第一天的行程与修河相伴。过河不必舟桥,来自远山的竹排,漫河漂浮。跳跃其上,绿竹铿锵,珠玉迸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今夕何年。
发源于县境四周山地和邻县的支流,蜿蜒曲折,汇注修河。溪河密布,纵横如网,形成完整水系。河水色若翡翠,从大山夹缝迤逦而来。两岸古木参天,枝头鸟鸣,草径鹭闲,云岩晓钟不知处,野渡无人舟自横。回首来处,已消失于苍茫。
当夜一行落住乡镇。
一条小街,在夕照中半明半暗。由此可往湖南。乱石铺地,芳草点缀,街边屋舍,静如处子。路口居然有一个乡村医馆,墙上贴着端正的墨迹:
杏林中人
杏林故事就发生在离此不远的庐山脚下:隐居的三国东吴道医董奉治病不收钱物,重病愈者,栽杏五株,轻病愈者一株,多年后,杏林郁然。
郎中是本乡人,祖传行医。因记起清代《义宁州志·方技》有云,修水以医术著名于京都、省垣或乡里的有数十人之多。
听说我们要徒步穿过幕阜,郎中颇惊讶,沉吟说,至少还有两天路程。并告知,山里走路,记住两条:一,路在嘴边,见人问路;二,走没有草的路。没有草,是因为行人多。即使走错了,也一定会遇到人家。山民淳朴,他们出山,把气温升高后多余的衣衫和返回时的饭食挂在路边,绝不担心遗失。
第二天的行程都在山上,曲折起伏。草深树密,荆棘牵衣。终于来到一个敞亮处,一行人却倒吸了一口凉气:横在前面的是一个大峡谷,谷底的村屋,看去如同火柴盒;两面壁立的陡崖之间,一座索桥,将近一里长,铺板疏密不一,在峡谷飕飕的风中晃晃悠悠,让人双腿跟着瑟瑟颤抖。
进,还是退?有了踌躇。
对面出现了一个负重的身影,近了,竟是一白头老翁,赤膊,光脚,精瘦硬朗,肩上的扁担被箩筐压弯。整个上午我们见到的这唯一的一位山民,让一帮城里书生汗颜。
我一咬牙,大踏步走上索桥。人多,桥晃得很厉害。好不容易到了对岸,所有人浑身已经汗湿得像从水里捞出。
惊魂甫定,日已过午。翻过一重山岭,精疲力竭。饥渴难耐时,忽听山谷上面传来山歌,细听是唤远来的客人歇脚。
我们登时精神一振,奋力攀爬。
岭上,一片平畴,村屋参差。一群村民喜笑颜开,快步迎来。
方才,他们只是听到空谷的人声,便打起山歌,邀请难得的不速之客。我们的出现,令他们不胜喜悦,称除了他们在山下生活的儿女,此间几十年从不曾来过城市人。
板屋老旧,但高大空阔,窗明几净。坐定后,我喝到此生喝过的最好的茶:
粗瓷大碗,盛炒熟的芝麻、黄豆、花生,盐渍的菊花、姜丝、笋丁、萝卜干末,林林总总。水是清澈山泉;柴是清香松木;茶是大叶野茶。滚水冲泡,色若琥珀,香若蓓蕾,醇厚如古书,通透直穿心脾,饮之不觉两腋风生。佐以炒薯片、冻米糖之类的农家小点,美不胜收。主人随后又端来喷香的米粑、煮熟的鸡蛋和浓稠的腊肉汤之类,称作“当茶”或是“代茶”。
劳顿不堪的一行人不禁欢呼。
修水盛产茶叶,双井茶早在宋代就名誉京师;宁红茶也向以“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称著海内外,但我还是认定,修水山民的这种待客茶才是神品。天下至茗,莫过于此!
野茶于“清水高峰,出云吐雾……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清水岩志》),不入市井,遑论庙堂:自生自长,无污染之虞;自荣自谢,无邀宠之志;自制自饮,无赢利之欲。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是一种遗憾,但正因此,在纷繁世事中保有了一份本真,让有幸见识的人激赏恨晚,从此怀念终生。
这次饮茶经历,让我有两点觉悟:一、世上最有名的固然不乏是最好的,但最好的却未必是最有名的;二、世上最珍贵的皆是无价的,有价的其价值都是有限的。
几位老者都在城里儿女家住过,住不惯,回到了山上。
“老屋自在。”
他们说。
畅快间,主人遥指屋外悬于天际的本地名山雷峰尖,相传是雷神升天处。曾经有过一座庙,老少两位僧人。老和尚烂脚,小和尚每天一早到山顶采露水为师傅清洗。数年无日间断。有一天,小和尚上山前,老和尚吩咐,今天莫采露水,给我摘只桃子。雷峰尖有棵桃树,异常粗壮茂盛。但时值严冬,哪来桃子?想不到小和尚去时,桃树上竟有一只鲜桃光彩夺目。他去摘,鲜桃忽焉上移,他随之上攀。又移。又攀。终至升天,修成正果。
我静静听着,渐渐出神,恍若隔世。迷离中,隐约泛出山下双井村黄庭坚墓碑上镌刻的手迹:
似僧有发,
似俗无尘,
做梦中梦,
现身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