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以后,一批侨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纷纷返回祖国。根据当时中共中央制定的“热情接待,妥善安置”的方针,上海接纳和安置了大量归国华侨。为扩大侨汇的经济出路,吸引华侨回国投资,1956年10月,上海率先成立了华侨投资公司筹备委员会,着手筹集资金,开展工作。筹备期间,公司在徐汇区投资新建了上海市第一座华侨公寓。
上海华侨公寓于1956年正式动工,1958年落成。公寓高8层,建筑面积4284平方米,共有住房35套。工程总投资额为70万元,由上海中华企业公司负责兴建。建成后的华侨公寓,成为上海解放以后新建的第一幢高层建筑。当时为了鼓励更多华侨、归侨、侨眷购买华侨公寓的住房,公寓的建造标准非常高。公寓内铺设了进口木地板,安装了暖气片,大楼内部还装有电梯,这些配置都是当时上海普通民居所不可企及的。大厦落成以后,由当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香凝专门为大厦题写了“华侨公寓”四个大字。得益于较高的建筑施工标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公寓内的公用设施仍然相当完好。目前,华侨公寓内的住户绝大多数仍是当年的华侨、归侨、侨眷或他们的后人。
链接一:“华侨新村”建立
余庆路华侨公寓建成以后,上海的华侨建筑建设步伐并未就此停滞。随着上海华侨投资公司的成立,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在徐汇区中山南二路和宛南四村等处又陆续建造了3处华侨新村,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
1962年8月,成立不久的上海华侨投资公司斥资127万元,在中山南二路850弄修建了上海第一个华侨新村。这个华侨新村共有6幢楼房,每幢楼房建有8套住房,共计4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7268.4平方米。新村建成以后,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香凝亲自题名。
宛南路华侨新村坐落于宛平南路街道东南部,双峰路附近。项目于1980年2月启动,由上海中华企业公司和港商成功企业公司在宛南四街坊联合开发。新的华侨新村,共有公寓式楼房11幢,每幢楼高6层,每层4套房屋,共计264套,建筑面积达1.98万平方米。每幢楼前均辟有小花园,外围还建有2.4米高的花墙。由于规模较大,这座华侨新村又被称为“大华侨新村”。同年10月,中华企业公司和成功企业公司又在宛南三街坊续建6层混合结构公寓式住宅7幢。这个新村占地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因面积较小被称为“小华侨新村”。小华侨新村内的住房,多为两房一厅,部分为三房一厅,小花园和围墙格式与大华侨新村相似。
宛南路华侨新村
链接二:上海第一批“侨汇房”
所谓“侨汇房”,是指专供由侨居海外的本国人,用外汇购买的商品房。侨汇房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鼓励华侨、归侨、侨眷用侨汇购买和建设住宅而出台的一项特殊政策。对于这种用侨汇购买和建设的住宅,其产权和使用权归购买者所有,但建设使用的土地,所有权归则国家所有,购买者只有使用权。用侨汇购、建的住宅可以出售、交换,也允许继承和赠送。侨汇房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政策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不仅使得一部分具有侨汇支付能力的居民,能够自己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是对当时住房分配制度的一个突破,为商品房的产生开了先例。侨汇房的出现,证明了在中国进行房地产开发是可行的,它的出现同时也可以帮助国家有效地吸收利用外资来进行城市建设。
徐汇区由于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较早新建侨汇房的地区。徐汇区又是上海侨汇房建设的先锋,1979年中华企业公司在宛平南路开发的华侨新村和1980年爱建公司开发的爱建大厦项目,都是这一时期上海侨汇房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