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深知“小产权”的风险,但无非是想盼着“转正”合法化,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在围观。
近日,从中央到地方再次发布消息确认,小产权也算是彻底凉凉了。
央视消息,自然资源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不得通过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
自然资源部表示,2020年底基本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各地要加快地籍调查,全面查清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底数,对已调查登记、已调查未登记、应登记未登记、不能登记等情况要清晰掌握。
同时,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也在近日出台《广州市“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指出,集体所有土地上开发的商品住房,一律不予确权登记。
在2019年12月31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方案》,有明确指出“集体所有土地上开发的商品住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一律不予确权登记。”
这意味着不仅在广州,而是所有的小产权房都没有房产证,无法转让、继承等。说通俗一点,小产权房彻底凉凉了。这种打着政策的擦边球,逃避了种种费用,然后以比同地段商品房低得多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房子,先天不足,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不会是美妙的。
小产权房政策每次一有什么动静,都会引起人民群众的热议,也可能给楼市带来巨大的改变,尤其在深圳。
深圳是座特别的城市,由于存在众多不可回避的历史原因,导致深圳目前有超过一半的居住面积,是来自城中村等“小产权房”。
虽说官方三令五申小产权房不得买卖,一再强调其风险性,但其实深圳小产权一直有庞大的地下交易量。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价格便宜,不限购,交易简单费用低。
单单这三个优点,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完全不愁买家前仆后继。无论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还是百度搜狗等搜索平台,甚至在深圳的公交车上,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小产权房的买卖信息。
毕竟在深圳,每个人都有居住需求。但在自有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城市里,很多人穷其一生,也买不起商品房或者说没有买房的资格。近十年来,也不乏一些投资客为搏拆迁,但赢者寥寥,因为拆的概率和中彩票差不了多少。
但深圳真的有小产权房吗?官方是否认的。
早在2012年,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曾作出回应:深圳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小产权房”。因为深圳经过1992年和2004年两次农村城市化改造后,全市原农业户口人员已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农村集体土地已转为国有。因此官方认为,深圳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不属于小产权房。
所以深圳只有违法建筑,没有小产权房。是的你没看错,这些建筑不是有没有产权问题,而是其从出生就是“违法”的。数据显示,早在十年前的2011年,深圳就查出共有违法建筑达37.94万栋,建筑面积高达4.05亿平方米,是深圳市总建筑面积的49.27%。
从近年来种种文件来看,深圳住宅类的违法建筑想要“转正”,几乎难上加难。但是不是有别的出路呢?在今年3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市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筹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规定鼓励筹集主体积极探索创新筹集模式,在以规模化租赁、购买等方式筹集社会存量用房作为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其中,深圳人才住房和公租房房源对象为满足房屋结构安全、消防安全和地质安全条件的住宅或商务公寓、商业用房按规定改建成的租赁住房、城中村房源、经依法处理后的没收类违法建筑以及其他社会存量用房,房源都可以筹集作为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向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供应。
而《办法》规定城中村房源,就是指城中村自建住宅类房屋或村集体自有住宅类物业。也就是说,在深圳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房源和违法建筑可筹集为人才房公租房。
我们可以看到,深圳也正在大力通过盘活“城中村”等存量资源来增加住房供应,而这些供应主要以安居房、人才房、租赁房的形式推向市场,参照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情况,保障房的供应和市场份额大约在50%到80%之间,即可以形成城市竞争力的有效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