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最近成了一个焦点,很多政策都对小产权房表明了严禁、不允许的态度!
8月11日,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落实户有所居加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严禁社会资本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严禁借租赁、盘活利用之名违法违规圈占、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等。”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那些想借助“小产权房”投机发财的想法,可能彻底破灭了!
在此之前,自然资源部也下发了《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不得为小产权房办理确权登记。
小夏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聊聊,究竟什么是“小产权房”?为什么要严禁买卖?在多项政策约束下,已经购买了小产权房的人应该怎么办?
01
“大产权房”与“小产权房”
看到“小产权房”这个词,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是具体指什么样的房子,可能只是一知半解。 所谓“小产权房”,其实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相对于“大产权房”的一种称谓。
由国家颁发产权证的叫做“大产权房”,包括40年产权、50年产权和70年产权。我们平时购买的普通商品房,都属于“大产权房”。 而“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的,而是由乡镇政府发的所谓小产权房产,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所以叫做“乡产权”,又叫"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一般又分为三种:
一是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成的,即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子,只属于该农村的集体所有者,非本村的市民不能购买。
二是在集体企业用地或者占用耕地违法建设的房子。
三是在各类农业园或养老院的别墅。
02
“小产权房”的风险在哪里?
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城市房价的一路上涨,房价相对较低的“小产权房”也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那为什么一系列政策都在严禁“小产权房”买卖?“小产权房”的风险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大/小产权房”之间的区别:
首先,“大产权房”有五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预售许可证),受法律保护,有完整产权。而“小产权房”没有五证,不受法律保护,只有部分产权;
其次,“大产权房”拆迁有补偿,但“小产权房”业主一般不会得到拆迁安置补偿;
第三,“小产权房”一般由土地所在村私自开发,质量没人监督,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除了房屋质量和房屋售后保修难以保证以外,入住后的物业管理也容易出现问题;
第四,“小产权房”由于没有正规的产权证,无法像商品房一样在银行抵押贷款、上市转卖甚至过户,也不能在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此外,买小产权房还不能贷款,只能一次性付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