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方便”?旧厕拆了,新厕不如愿
导读
当下,不少地方正在轰轰烈烈地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其中,厕所革命是重中之重。厕所革命的初衷非常好,如果能够顺利地将农村原有的露天茅坑、非露天茅房以及不环保的旱厕一律拆掉,改建成新的室内抽水厕所,善莫大焉。因为“方便”虽是日常琐事,却并非小事。
不过,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行这一政策时,既盲动,又冒进,不仅老问题没解决,还可能带来新问题。这主要包括资金来源问题、设计问题和后期运营管理问题等。
资金缺乏保障,寄希望于“乡贤”
根据我们调查,一些地方只知道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拆掉“有碍观瞻”和“不够环保”的厕所,但对于拆掉后建设新的公厕或改建农户“户厕”的资金需求却普遍估计不足。有的地方戏言“先动手,再伸手,不空手”。
据了解,改厕资金由省市级政府“以奖代补”出一部分,基层政府以县为主配套一部分。“配套”出自何处?不少基层政府寄希望于“乡贤”能够捐助解决。
这显然不切实际。新建公厕,保守估计,每栋需5万至10万元。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居住分散,一个村民小组需要新建不止一个公厕,才能解决拆掉现有茅厕后的“方便”问题。以此估算,每个行政村所需资金可能在100万元以上。
即使是改“户厕”,户均成本也在1000~2000元不等,有些地方因为难度大甚至所需更多。
例如,我们2019年3月在中部某村调查发现,该村13组,仅改“户厕”一项,全组26户就需投入约10万元。
如此巨量的投入,有多少地方政府可以保证财政兜底?如果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乡贤”身上,很可能打错了算盘。想让“乡贤”回乡搞小产权房开发,他们的积极性是有的,想让他们回乡建公共厕所,除极少数人愿意外,大部分人指望不上。
因此,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进程中,如果不审慎稳妥地估计资金保障问题,其结果很可能是新的公厕没建成,塘厦,或者“户厕”改了个半拉子,原来的茅坑也没有了。届时,村民到哪里上厕所?
设计与管理不当,也易诱发矛盾
即使资金来源有保障,改厕是否就可高枕无忧?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设计就是一个容易扯皮的事。
例如,厕所的远近安排,各家各户都希望新建公厕既不离自家太近,又不离自家太远。太近了,家里臭,或者信禁忌,谁也不愿意自家对着厕所;太远了,跑不赢的时候,屎尿就可能掉裤裆里了,怎可能不遭村民骂?
又如,厕所水源的保障、排污的处理等,也需要有更完善的考虑。我们2019年3月在中部部分乡镇调查发现,这些地区厕所水源依托山区自流水,一旦天旱,冲水厕所面临无水可用的风险;同时农村没有排污的下水管道,厕所污水无非是排往田间地头或河流,如此一来又易造成新的污染,或者引发农户之间的矛盾。
此外,一些改“户厕”的农户,老人不愿意出自筹部分的钱,让工作人员跟子女要,子女以外出务工不需要使用家里厕所为由,也不愿意出钱。此类琐细问题影响却不小。
据我们2019年4月初对中部一个村的统计,涉及上述各种问题而不愿改厕的农户共有近100户,西乡,占全部需要改厕农户的20.1%。
除了设计问题,后续管理维护也需有所安排。例如,厕所的卫生谁来负责?疏通工作谁来管理?厕所产生的垃圾谁来清运?厕所的水电费用谁来负担?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使厕所建起来,最终也会沦为摆设,甚至成为新的污染源。
老年人和贫困户最受伤?
更严重的是,如拆建厕所衔接不好,弱势群体受伤最深。
一般来说,在农村有两类弱势群体需要旧式茅厕解决“方便”问题:一类是老年人,一类是贫困户。年轻人和非贫困户多在新建住宅或翻新房屋时就设计了室内冲水厕所,所以,拆不拆旧茅厕,建不建新公厕,对他们没多大影响。但是,对于贫困户和老年人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
例如,我们2018年4月2日调查了一个村民小组,一共18户人家,需要被拆掉且已经被拆掉茅厕的有10户。被拆掉的10户里,有4户自己家里建有室内冲水厕所,剩下的6户则由2户贫困户和4户老年人组成,他们需要依靠新建的公共厕所解决“方便”问题。
老人们反映,他们晚上起来夜解,需要走到公共厕所,不仅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碰到恶劣天气时,万一摔倒责任算谁的?
还有一些地方,旧茅厕拆了,新公厕还没建,甚至什么时候能建得成也是未知数。这样有的老人需要借邻居厕所用,十分不便。
一位老人对该村支书说:“你们就是看不惯我们这些老家伙,嫌我们拉屎都碍你们的事,你干脆去搞包药给我们喝了得了,省得你们心烦!”
“厕所革命”需稳妥审慎推进
一句话,小厕所背后是大民生,厕所革命应审慎稳妥推进。事情既需要做,又不能简单粗暴地做。具体来说,推进中要具备底线思维、平衡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第一,地方政府需要充分估计资金来源保障问题,要有底线思维。在资金来源保障上,目标当然是多方筹措,但底线是地方财政要能够兜底,在此基础上,再寄望于各种社会力量。否则,如果筹措不到资金,财政又无法兜底,冒进莽撞地拆掉农民厕所后,就没有退路,可能带来新的社会矛盾。
第二,公厕设计上要科学合理,要有平衡思维。首先,要平衡各利益主体对公厕的需求表达,重点照顾老弱病残和贫困户。其次,要平衡环保和有机、传统与现代的需求。建冲水厕所是方向,但也不能一冲了之。要考虑到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对农家有机肥的使用需求,不能新建了公厕后,农户还得花钱从市场上去买农家肥,从而增加农民负担。
第三,公厕运营管理上,要有可持续发展思维。要想办法通过低成本管理实现高福利如厕。建议强化公厕的公共性和公益性,通过理事会等平台教育、动员农民轮流义务管理,弱化其等靠要思想,惟如此,方能使农村公厕低成本、可持续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