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海口:城市更新塑颜值提品质

海口:城市更新塑颜值提品质

海口滨海大道的夜景灯光秀。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海口:城市更新塑颜值提品质

  ■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清晨,鹭鸟在美舍河凤翔公园乾坤湖湖心岛上空盘旋,画面美不胜收;夜晚,世纪公园、万绿园等海岸线彩灯璀璨,装饰着滨海城市特有的风景;马路两侧,三角梅争奇斗艳,大叶油草生机勃勃、椰子树傲然挺立,风景让人极目舒心……这就是海口,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

  2017年2月,海口市政府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开启城市更新工作。“在城市更新工作中,我们以‘五化’为突破口,提升城市形象,让市民、游客留下深刻的椰城印象,向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的目标不断迈进。”海口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口在城市更新“五化”先行中,瞄准市民痛点,坚持将民本理念融入到城市经营的点滴中,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狠补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刷新背街小巷颜值,内外兼修夯实民生“里子”,优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便民利民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让城市品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A

  “五化”先行 城市品质再提升

  从过去的水体黑臭、道路脏乱,到现在的湖水碧绿、景色宜人,几乎每个到访过海口东湖三角池的市民游客,皆对此处的变化赞不绝口。

  作为海口城市更新项目之一,三角池片区综合环境整治示范项目(一期),仅120天就达到了修复城市记忆、再现市井文化的预期效果。

  为高标准推进,海口邀请中规院、北京设计院、上海设计院和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的专家,对海口的“五化”工作进行梳理,正式出台了《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行动方案》,确定了“海绵城市”“透绿见蓝、透光见海”“简约、大气”等城市设计理念。

  净化方面,海口坚持“巩固、提高、精细化”原则,实施环卫网格化管理,建立环卫保洁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的整洁度;绿化方面,海口通过种植椰子树、大叶油草等本地植被,凸显本地特色;彩化方面,海口在城市主干道种植三角梅,注重不同层次、不同颜色的植被搭配,凸显仪式感和艺术性;亮化方面,海口启动了城市景观亮化工程,通过凸显地标、营造天际线、丰富层次的方式,打造统一、丰富的夜景画面,展现独特的夜景魅力;美化方面,学习厦门曾厝垵城中村改造经验,重点做好海秀快速路和环岛高铁海口段沿线的美化提升。

  在城市更新、五化工程的推动下,海口原先裸露的混凝土天桥、立交桥,在“五化”提升改造中纷纷换上了彩色“新衣”,立体美化扮靓城市交通节点。

  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不断拓展,并且管理和设施布置更精细,松山湖,老百姓能互动参与的项目更多样。

  每逢节日,夜幕降临时,海口滨海大道边的楼宇都会“穿”上绚丽多彩的灯光“晚礼服”,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的灯光秀。

  海口还成立了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委员助力海口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建筑空间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让城市建设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人文特色和时代风貌。

  城市的品质体现在细节中——生活在海口的市民切身感觉椰城变得更加美丽、更具活力、更富内涵。

  B

  生态修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城市更新,海口从生态入手,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围绕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水体治理、湿地修复等工作,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舍河是海口市区最长的城市内河。这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河边管网老化、雨污混流,数千个排污口一天直排8万吨污水入河……美舍河变成了臭水河。

  2016年11月,海口市委、市政府决定选取污染程度高、跨越最长的美舍河作为突破口,推进水体治理。海口以河长制为抓手,整合11个部门职责,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的治理方法,通过“一河一湖一策”和河长制的全面实施,对全市32个水体开展治理和生态修复。

  不到两年,美舍河从昔日的生态负资产变身城市新名片。美舍河也成为海口全市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示范、模板,得到广泛推广。

  如今,东西湖上燕子飞舞,成了“最海口”的休闲文化体验圈……据了解,海口19条21处黑臭水体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已有20处水体水质消除黑臭,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整治目标。

  湿地保护和修复更是这两年海口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2017年上半年,海口先后通过了《海口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要建设一批国家、省级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提高60%以上,打造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海南岛湿地之城”。

  同时,海口坚持湿地保护和利用协同共生的理念,探索发展湿地产业:海口美兰区三江镇的“鹤舞九湖”,就是湿地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片区,每年吸引近5万名游人到此旅游观光;秀英区永兴镇的“冯塘绿园”,松岗,是一个集羊山湿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素融合的乡村生态旅游区,每年给每户村民带来2万多元收入。

  去年,中宣部“百城百县百企”调研组对海口的湿地保护工作作出了高度评价。

  作为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海口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海口模式”,大胆实践先进的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手法,探索符合海口实际的工作组织框架和技术框架,研究制定城市更新长效机制和评价体系,力争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方面作出海口贡献。

  C

  文化为魂 提升内涵留住乡愁

  今年2月,家住海口府城的徐海伟经过国兴大道与海府立交时,发现现场机器声轰鸣,工人正在打地桩,询问得知是明昌塔重建工程后,他很是激动。“明昌塔是海口官风廉洁、文风兴盛的象征,承载了海口人的记忆,政府对其重建是顺应民心。”

  伴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海口不仅对市容市貌等“面子”进行更新,更对城市文化、人文精神“里子”进行升华,以彰显城市的温度和魅力,让椰城有了更深层次的美。

  海口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延续历史文脉,保存城市记忆,在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更新,让老街巷焕发新活力。

  龙舌路是海口的老街巷。这条老街绿树成荫,路两边的店铺招牌镶嵌上了朱红色镂空的“龙形”图案,古朴典雅,两家店铺之间隔离杆留白处点缀上了梅兰竹菊的墙画,看着让人欣喜。

  为了让老街蝶变,营造更加宜居生活环境,海口在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对每一栋临街建筑都进行仔细深入“家访”,坚持修旧如旧,进行“古味”修缮。通过持续的整饬活化,让老街焕发新颜。

  作为海口的地标性建筑,经过沧桑岁月的骑楼老街渐呈衰败景象。为了将这种独具特色的外廊式的建筑艺术传承延续,海口启动了骑楼老街区整治工程,坚持了“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把历史建筑当作一个生命体来看待,让修复后的骑楼继续发挥建筑的功能。如今在这里,游客们在品尝咖啡、体验民宿的同时,还能看到骑楼建筑散发出的南洋风情。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表示,海口要坚持科学地规划、合规地建设、绿色地发展、优化地管理、贴心地服务,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通过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加快推进“五化”等城市更新工作,不断提升城市价值和品位,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海南日报海口3月2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