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

不动产登记有了“电子档案” 三年完成纸质档案扫描工作

  本报讯(记者 陈璠)日前,在西青赛达新兴产业园F座办公区,一群身穿统一蓝色上衣的工作人员依次对装在梁色纸箱中的档案卷宗进行拆分、编页码、扫描、注录……这些工作是为了把不动产登记档案纸质资料扫描录入电子数据库,建立本市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据悉,全市不动产登记档案扫描工作预计将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届时有望实现不动产登记跨区“同城通办”。

  “我整理的这箱档案,时间跨度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6年,深圳小产权房,一共有60卷,平均每卷档案大约40多页。”负责拆分档案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档案纸质卷宗被拆分后进入扫描、注录等程序,待全部完成后再重新装订运回保管。“市内六区不动产登记档案扫描工作从7月初进场试扫描,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完善实施标准细则,到9月底作业人员、设备全部配备到位,预计整体完成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市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主任田春来告诉记者:“市内六区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纸质资料原来都保存在各区房管局,但经年累积底数不清,我们用了近5个月时间‘摸家底’,估算出市区各类房地产登记档案卷宗大约有近500万卷,年代最早的有民国时期的档案。以2016年12月底为界限,之前的档案称为历史档案,2017年以后形成的档案称为新增档案,此外还有硫酸纸图档案,我们对这三个项目分别进行招投标,同步开展实施,保证‘新账不欠,老账逐步还清’。”

  据了解,截至9月23日,村委统建房,市区历史档案扫描工作已投入扫描数字化工作人员253名,投入扫描设备465台,12条生产线同时作业,完成不动产登记档案数字化扫描4.8万卷、200多万页,完成不动产登记档案硫酸纸附图数字化扫描3.1万张,并通过验收。新增档案扫描工作在市内六区已全部开展,即时完成。硫酸纸图扫描工作已经完成了河东分部、红桥分部,力争年底前市内六区全部完成。同时,扫描成果也已实现随扫描随应用。

  据市区不动产登记分局局长高炬介绍,本市正在开发不动产登记档案查询管理系统,第一版系统目前已率先在河西分部投入应用,今后还将不断升级、完善系统功能。“以前居民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需要工作人员去翻阅纸质档案手工查找,每次查询至少需要10到20分钟,现在一两分钟就能完成查询。”

  今后以“电子档案”为基础,引入“互联网+不动产”理念,不动产登记“指尖上的大厅”将成为现实。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建立后,省去不动产登记审核过程中查阅纸质档案耗费的人力物力,整体办件效率将提升一倍以上。通过不动产登记微信平台,可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核,使“跨区通办”“不见面登记”成为现实。此外,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还可对接银行、税务、公检法等部门,实现在线互联互通信息查询,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办公效率。不动产登记申请人通过扫描身份证等验证后,也将实现更多自行查询和办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