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可售房源407套,只针对杭州市和钱塘区高层次人才。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效报名家庭达到了845户,其中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家庭106户、钱塘区人才家庭739户,综合中签率只有48%。
共有产权房,“人才”们率先行动,开始“冲冲冲”了。
“沁香公寓”摇号现场
销售直呼:有点吓人!
12月1日下午,在钱塘区发布沁香公寓配售受理公告后不到一个小时,最早一批看房者便涌入了售楼处。
“人多得有点吓人!”沁香公寓销售负责人告诉涌金君,虽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看房的人这么快就蜂拥而至了,“晚上八点多还陆续有人过来,那天夜里杭州还在下雪啊!”
寒潮挡不住人们对全省首个共有产权房的好奇与热情,楼市的“寒潮”也一样。
“不仅是有资格的购房者来了,很多没有资格的购房者也来参观。”该负责人说。涌金君在参观时,看到某科研院甚至组织了一个看房团,包了辆中巴车来到售楼处。面对大量参观者,销售人员们已经无法像平日那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只能“一对多”讲解、“组团式”带看。
12月16日,沁香公寓公示了报名结果——845户家庭符合条件,其中杭州市A-F类人才家庭106户,钱塘区QA-QH类人才家庭739户,综合中签率48%。
沁香公寓本次推出407套房源。按照规则,106户杭州市人才全部入围,进行首轮选择。之后,739户钱塘区人才挑选余下房源。
近期,杭州商品房的平均中签率超过30%,钱塘区的住宅去化周期为10个月,而主城区去化周期仅为2个月。虽然沁香公寓综合中签率高于平均,可这些有资格参与摇号的家庭可都是在杭州楼市拥有“优先权”的高层次人才,共有产权房的热度可见一斑。
共有产权房与政府“合资”买房,大大降低了购房成本。“沁香公寓”销售基准价为25650元每平方米,购买家庭可自主选择产权份额比例:杭州市人才可选择30%-80%、其他人才可选择50%-80%。
涌金君计算了一下:本次开盘中最便宜的一套87平方米、总价187万的房子,如果三成首付、三成产权份额,最低只需首付16.8万就能买到房子,而且与商品住宅“同权”,即能落户、子女能上学。
“对于杭州这样一个对年轻人特别是高校大学毕业生具有强烈吸引力,但又因房价门槛过高而将部分年轻人拒之门外的城市来说,共有产权房降低首次置业的房价门槛,是最好的人才引进政策。”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表示。
22个,正在路上
然而,在浙江首个共有产权房火爆的背后,并不全是赞美声。
网友们的“槽点”多集中在共有产权房的购买资格上:“当初说好的大家都能买,为什么到头来只给人才?”
在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出台的《杭州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中,的确对申请资格的描述相对宽泛,基本符合限购条件的无房家庭都能购买。但如果仔细阅读《办法》原文,就会发现最后还写了一条“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所以“人才专供”并没有逾越政策框架。
如果深究网友吐槽的动因,可以发现一种情绪——大众对共有产权房的渴求。
稍安勿躁。接下来,将有一大批共有产权房“上线”,其中也有普通人能上车的——
杭州的计划是在“十四五”期间,力争推出共有产权房3万套。这个12月,杭州的上城区、拱墅区、余杭区又推出了3宗共有产权房项目。至此,杭州已有23宗共有产权房,房源总数接近2万套。
他们的分布为:上城区3宗,拱墅区2宗,西湖区3宗,滨江区3宗,余杭区3宗,萧山区1宗,钱塘区2宗,临平区3宗,富阳区2宗,临安区1宗。从工期进度,明年达到预售条件的房源,会在1万套以上。
如果按照沁香公寓的“操作”,一些此前为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用地,后调整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用地的共有产权房项目,大概率也会成为跟沁香公寓一样的“人才共有产权房”。
涌金君盘点了一下,此类项目除沁香公寓外,还有三墩北板块的“余政储出[2018]42号地块”、上城区九堡中心单元共有产权房、拱墅区运河新城的共有产权房、余杭区良渚新城共有产权房,共5宗。
而剩下的18宗共有产权房,最大可能还是能惠及到无房的普罗大众。
加速入市,变革楼市
在沁香公寓之后,杭州市第一个新建的共有产权房——位于临平区的的“拥秀名居”,也预计在12月底首开。
临平区“拥秀名居”效果图
那么,共有产权房加速入市,会对楼市造成冲击吗?
从短期上,目前共有产权房的供应量,还无法撼动商品房的主导地位。
2018年-2021年,杭州年新房成交量分别为14.7万套、13.6万套、15.3万套、18.7万套。即使今年行情下行明显,1-11月杭州新房累计成交依然达到了10万套。
相对而言,杭州即使完成了“十四五”期间推出3万套共有产权房的目标,供应量也只占很小的比重。
但从长期看,共有产权房的到来,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制度的重大变革,将对楼市产生深远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坚持“房住不炒”、落实“多渠道保障”是共有产权房的主要任务。这不仅意味中国房地产从“单轨”到“双轨制”的加速切换,也与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十分契合。
未来,新发展模式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住房“双轨制”的新加坡。在那里,既有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组屋”,也有满足更高端需求的商品住宅。当“组屋”多到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后,商品住宅为了匹配市场需求,就会演变为更多面向改善甚至高端的住房。
新加坡达士岭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