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坐,裤子不脏,孩子玩得开心,家长看着舒心。”12月3日晚,家住宁波东部新城的市民汪妍专程带着孩子来市民广场看水秀,无论是坐在长凳、连廊还是花坛沿,她事先备用的塑料垫都没派上用场。以“文明唤文明”,城市客厅可席地而坐,高标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线,让港城宁波变得亲近可触。
就在不久前,宁波市以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的成绩,高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幸福感、获得感是“六连冠”的试金石,对老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正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
镇海区庄市老街上一处居民自发改造的微景观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李华摄
“想不到吧,我们这个‘高龄’小区的角落也这么精致。”走进海曙区太阳社区,67岁的冯伟年拉着记者一口气走了六处居民认养新建的共享花园,处处显示着创意者的巧妙心思:墙上爬山虎将旧楼道裸露水管藏了起来;乱贴乱挂的楼道口变身居民风采展示窗;众筹的花草,让休闲亭旁的光秃地变身休闲花园……从打造城市客厅,到精治城市角落,宁波告别手术式的大拆大建,巧用匠心雕琢城市细节。今年3月,一场“创意点亮城市角落”行动在宁波市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悄然开展,居民们一个个微创意、微改造,让“推窗见绿、开门是景、移步入园”从梦想变为现实。
“老小区的角落、转角等原本是卫生死角、无人问津之地,如今成了居民喜爱的休闲地,有的还成了网红打卡点。”宁波市文明办负责人说,成千上万个洁净靓丽的小角落,不仅扮靓了城市大花园,而且春风化雨,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扎根市民心中。镇海区海港社区港务新村的旧式垃圾房被改造成垃圾分类服务驿站,从分类培训到变废为宝小制作,活动天天有约。“我们还评上了省级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嘞!”居民陈绪民自豪地说。
鄞州区华光城社区无人机参与巡查清理楼顶垃圾。赵美鋆摄
巧破“老大难”,还要啃下“硬骨头”。人口多、出租房多、小商户多、拆迁场地多;房屋旧、道路旧、设施旧。一头连着宁波核心东部新城,一头连着农村的鄞州区邱隘镇是出了名的“四多三旧”之地,在年初第三方测评中有469处问题被挂号。“千头万绪,挑战大啊!”邱隘镇党委书记卢明娟掰着指头细数顽疾,最难的当属交通秩序。
面积3平方公里的邱隘老镇区,挤进了4万多人口、数千辆机动车、上万辆电动车。“道乱占、车乱开,堵路又堵心。”紧盯问题,卢明娟每天奔走上万步找症结,最终开出三剂药方:管理、疏导、挖潜。该单行的地方单行,该禁停的地方禁停;同时“深挖”停车位……几招下去,新添上千个停车位,交通秩序大为改善。
卢明娟再去看,还是不理想,量大面广的电动车成了漏网之鱼。她心生一计,用围栏隔离出专属停车区,把电动车关进“笼子”。“各行其道、各停其位,这下好多了。”卢明娟说,让良好的交通秩序得以常态化保持,除了管理不松懈外,一套智慧停车方案已应运而生,下一步将对车辆和车位开展智慧化管理。
鄞州区潜龙社区微改造开辟出一条“民情直通路”。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李华摄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店铺前乱晾晒、杂物乱堆放……”测评员孙燕一边拍照、一边记录,实时派单到属地落实整改。宁波虽然已经成功获得“六连冠”,但仍久久为功,坚持创建队伍不散、检查频次不减、落实标准不降。“今年来,测评员‘扫街’累计检查点位1.2万多个,‘找茬’6万多处,均第一时间督办整改到位。”孙燕欣喜地说,“如今,能挑刺的地方越来越少,喜人的变化越来越多。”
一座城市的文明靓色,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在这场城市发展软实力的竞赛中,214万宁波市民化身“红马甲”,你我他齐动手,常态化志愿服务蔚然成风。73岁的“烟头奶奶”高云香,带领平均年龄54岁的志愿团队捡拾街头烟蒂,“随手做志愿”成为当地网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