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何立军,来自湖北,2001年夏季毕业后,来到东莞,辗转多地,如今在深圳西乡中央大道工作,它位于西乡宝源路与新湖路交汇处的商业写字楼群。一晃几年过去了,情浓于水,我与西乡难舍难分。
进入公司前,我在东莞一家上规模的台资企业工作,担任供应商品质工程师,六天八小时制,每个月准时出粮,工作按公司既定的流程办事,大家分工明确,各做各的,经常加班,出差。
下班后,就赖在寝室,打游戏,看看电影,我对生活要求不高,也没啥远大的理想,平淡的岁月里,工资够花费就好。而更早一些,我在东莞工厂当普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现状,2010年春节后,经同事牵线搭桥,我与现在的老板认识,他姓姚,加拿大籍华人,来自广东佛山,早年跟随在外经商的父亲,留学加拿大,这些年,利用天然的侨乡身份优势,在深圳从事出口贸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夏日的黄昏,在虎门大道边一家茶餐厅里,我与未来的老板如约相见,临窗而坐,寒暄两句后,老板没有过多的客套话,就直奔主题,说在西乡成立一家贸易公司,商业愿景宏伟,给我的职位是工程经理,负责客户开发,市场拓展,送样,报价,售后服务等。
许诺给我的待遇是,基本工资加提成,10个点,效益好的话,年底另有奖励,办公地点在西乡,工作时间5天8小时制,时间自由,老板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我不加犹豫地答应,一个月辞职到期后,我离开原来的公司。
那天,姚总亲自开车把我从东莞接到上班的地方。我从大堂乘电梯到9楼出门直走,老板带我走进办公室自动门,邦德仕投资有限公司映入眼前,这让我很好奇,邦德007,很熟悉的一部英国的电影名字。
我正式成为公司第一名员工,公司成立初期,规模不到150个平方米,公司职员加上老板,一共就3个人,市场正在开发中,一切都是新的,就像空白的画卷即将徐徐展开。
旧的一页翻过,中央大道重新开启我的人生。在深圳,写字楼就是天然的梦工场,养活无数的白领,孵化着无数人的梦想,中央大道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那些年,飘在东莞,村村办厂,户户冒烟,东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在所谓的花园式厂房里,制度严苛,管理无人性化,上班穿着统一的工衣,戴厂牌,就餐还要排队,我特别抗拒这种格式化的管理。
现在上班不用打卡,不用再穿工衣,制度灵活,工作有更大发挥空间,这不过是最初的表象,深圳,是地理名词,也更是一种情感代词,它像一杯速溶性咖啡,在空气中散发浓香,一点点浸入我的毛细血管,乃至到神经末梢。
在工厂里,我在生活上没什么讲究,很随性,衣着不修边幅,胡子拉茬,衣领老是喜欢解开两颗钮扣,皮鞋灰头土脸,也懒得天天打油,想起当初上班,进大堂时,保安大哥以为我是进来干嘛的,把我拦住,你找哪家公司或那位老板,请登记一下。我觉得有些好笑。
从保安大哥的眼神里意识到身上的某种特征,从上下电梯里上班同仁的眼神里,我也发现怪怪的味道,特别是每次出差前,姚总笑着对我说,明天要去某某地方拜访大客户,你要特别准备下,以后,你代表公司形象。我恍然觉察到姚总的弦外之音,那天晚上,我从天虹买回两套衣服,包括衬衣,一双带尖的皮鞋。
从那以后,我浑身上下焕然一新,无论是上班或下班途中,遇到男男女女,我总是面带微笑,保持着绅士风度。朋友从东莞来看我,眼前一亮,讪笑着:小子,来这没到半年,变得有模有样了。
我不知道这是夸奖呢,还是开玩笑。我很自豪:“兄弟,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深圳,你要学会改变自己,适应新的环境。”
大道无形,商场风云变幻,我必须得跟着老板的节拍起舞。
来公司不久,情况还未完全摸透,我就立刻遇到一个下马威。姚总把我叫到办公室,边喝茶,边拉开话题,海外有一个开发很久的客户,已经谈妥,预计在10天后,要来审厂,我们准备把客户带往加工厂,客户之重要,姚总嘱咐我必须要拿下未来的财神,对于我而言,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姚总与厂商协调后,我驱车到达二十多公里外的加工厂,工厂处于莞深交界的一处偏僻的破旧工业厂房内,100多个人,现场一派凌乱,人员意识低下,作坊式管理,根本无正规而言。
我向厂方老板提出改善的要求,但对方态度让我异常失望,老板借口人力,单价等一大堆理由,无法配合,总之,困难多多,我凉了半截腰,不得不报告姚总,通过双方老板洽谈,厂方勉强配合,接受我驻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合整改,但是,所有的资料完善,标识由我方全资提供,对方只提供人力和按要求作业。
图为中央大道
在这里驻厂,杂事多,工作繁重,中午吃完饭,加班加点,晚上继续到十点左右,我按照客户要求,整理出方案,一步一步从各方面落实。由于价格压得低,客户也不情愿配合度,与厂里员工沟通,我费尽口舌,一天下来,累得躺在简陋的宿舍里,浑身疲软无力,老板电话里有的只是进度,交期......,备货怎么样了?耳边,没有一句安慰,只有鼓励。
在接待前一天,姚总送来公司牌匾和厂牌,加工厂门口临时挂上公司牌子,员工改挂我们公司的厂牌,对接客户由供方老板,姚总以及我本人组成。审核过程中,两位老板全程陪同,由我介绍,解答客户的疑问。
带客户参观完产线,仓库和制样间,一路上,客户天南海北的地问,我一一化解,老板不时地补充两句,锦上添花。回到办公室,边聊天,边翻阅相关资料,客户端视着现场,露出孤疑的目光,既然工厂属于你们公司旗下成员,但悬挂的文件,报表怎么看,像是出自另外一家公司,不知该如何证明属于贵司,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我说,工厂确实是我们公司注资大部分资金,营业执照已在工商审批中,这点,你可以与姚总核实。
老板领会了我的眼神,挤出尴尬的笑,是的,是的,小何说得是这么回事,如果你需要证据,我们可以提供一张合作证明给你!
第二天中午,在办公室与姚总一番合计,经他的授意,我开立一张证明,盖章,扫描传给客户。最终通过了客户资质验厂。首战过关,我吁出一口气。几天来,我感觉这就像是一场戏,轮番上演。商场如战场,套路多,反应要快,稍不留神,客户就会流失。
眨眼间,在公司半年过去了,期间,姚总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海外跑市场,拜访客户,我负责处理内部的事务,公司的客户越来越多,打样,零件承认的活儿也更加频繁。而且,公司开发的大客户的认证要求更高,新项目从立项到完全批量,图纸,承认规格书样样资料俱全,但许多加工厂内部没有研发人员,老板又是做业务起家,要完成开发任务,比登天还难。
我是品质工程师出身,从普通的检验员做到这个位子,老实说,对零件2D,3D设计,脑海是一张白纸,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但在贸易公司上班,一个人就是公司完整的运作链条,工程,品质,研发要一肩挑,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痛定思痛后,我下决心买回CAD书以及DVD碟片,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起。
鲁迅先生有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我把每一天的时间作了规划,一周学一小章节,在工作的间隙不断地摸索,面对无法解决的困惑,求教于CAD设计论坛里的高手们。
碰到学习中难吃透的地方,我就截图,发帖讨教,群里有一位群友很活跃,他在东莞的一家工厂做结构设计,每次碰到疑难时,他都会详细给我解答,一来二去,我们互留联系方式,成为很好的朋友。
后来,我又接触设计必备的材料工艺学,模具加工类的知识,周六时,我会返回老东家,找到原来的朋友,不断向他们讨教,让我收获不少,当然,在出租房里,独自也摸索了两个月,终于对2D,3D有了眉目。
大半年里,我没有消停过,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不仅熟练2D,3D绘图,而且对于工厂零件制作,我也能够很快搞定加工图纸。
公司只有我和姚总两人,我挂的是工程经理职位,下面空无一人,属于典型的光杆司令。但我必须适应工作,而不是工作适应我,在贸易公司,客户样品催得急,你要跟踪到位,产品出问题,要马上到达客户现场处理。忙到十一二点,回到西乡办公楼,才感觉忽略了肚子不间断的抗议。
中午,在楼下快餐店凑合一顿午餐,步履匆匆,我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二十四小时在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时,就一个电话叫外卖,在座位上解决午餐。
晚上,回到出租屋,简单煮上一包方便面加上香肠,青菜。我住在西乡大益广场对面的新乐村,一座外来人口严重倒挂的城中村里,出租屋面积狭小,但生活便利,沿胡同朝东直走大约10分钟,就到西乡老街,商铺林立,各类风味小吃,服装,电子产品一应俱全,小的是美好的。
我对那些深似海的巨型MALL心怀规避之意,老街的店铺很接地气,消费很实惠,逛街,徘徊在每一家摊位,满足生活之需,也顺便体验灰墙高脊里老街的味道。从老街返回,不忘拎回一大包饼食,甜品和糕点。
周末双休,时间充实,买菜做饭改变下生活,市场买点排骨,芋头,红枣,煲汤,不时也买支红酒,水果,中午煲点排骨加玉米汤,自娱其乐,不失慢节奏的滋味,我很少出去玩,在电脑上绘绘图,整理资料,一天很快过去。
深圳的节奏就是一个字——快,早上8点上班,下楼,疾行,穿过宝安大道,西乡大道,再到宝源路口的中央大道。车轮在旋转,人在期盼着,然而,到达十字路口,就变成肠梗阻,即便是中央大道近在眼前,但一路红灯,没有10分钟到不了公司地下车库,手不停地按着喇叭,也无济于事。
办公室里,整天的日程在脑海里塞得满满的,我陪同老板外出拜访客户,回来后,联系供应商,打样,测试,做规格书,送样,报价。样品不合格,客户不承认,老板电话马上催过来,交期紧,后天就要交样品,我必须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跟催,确认,有时候,忙完回到公司,已经一两点,第二天一大早,马上快递寄出。
在中央大道上班,每天进进出出,无论是从远处眺望,或是置身于室内也好,他外表平静,目光总会落到楼体幕墙上硕大的字体:中央大道
与周围的写字楼相比,没什么区别,它容纳着多样化的生态,二十多层的四栋商务楼群里,聚集着两三百家公司,年轻的70、80后年轻老板们,掩饰不住创业的热情,投身于互联网金融,风投,各类创意设计等行业。
每天在办公室上楼和下楼,总会遇到熟悉的身影,同一层楼里,我认识一位创业型老板,闲散时刻,他常来到我办公室喝茶,聊天。我叫他孔方兄,创意设计公司的老板。一位标准的80后,他在深圳宝安开设公司已经多年,谈到当初创业时,他特别强调:人生机会很重要,一旦看中了,马上就行动。
本世纪初,外资企业正如猛龙过江一样涌进,各类人才奇缺,毕业后不久,就签约到南山区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做了半年,公司陷入危机,他只拿到四个月工资,来到宝安,寄宿在亲戚家里,在朋友的建议下,凭借原客户信任的感情,开始初期的创业。前几年,生意好做,赚钱,就在宝安福中福里买房,结婚。
那时候是2010年,这个地段房价是每平方米12000元。2013年,宝源路上中央大道商务写字楼建成招租,孔方兄眼光好,就把公司搬到中央大道。我进公司的第三年,他的公司又雇佣5个年轻的设计师。
闲暇时,我会到他的办公室串门子,孔方兄爱好广泛,阅尽商场风云,对本土文化习俗的热爱让他身上的”深圳范儿”魅力十足,和我聊起深圳的变迁,尤其是西乡片区,他如数家珍。
2008年左右,宝安与南山依关口河道为界,但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关外,工厂区林立,污水横流,西乡尤其如此,西乡大道朝南原来是一片滩涂地,关外的发展疯长着,不断地海边拓展,西乡的海岸线从现在宝安大道,老街的位置一直向南扩张,现在西乡码头原来就在老街附近。
西乡不断地在变化,不断地融入我的血液里,他喜欢跑步,钓鱼,也加入一个社团跑团俱乐部,受他的感召,我爱上跑步,每天下班后,从公司门口沿新湖路一直跑到西湾公园,汗水湿透衣服,毛细血孔大张,体内的快感连连,叫人直呼开心。
行在西乡,工作在西乡,也亲眼见证了他一幕莫成长的奇迹,11号地铁线开通运营,出行更方便,宝源大道周围商业氛围更浓,中央大道二期工程的二栋C栋和D栋已经建成,招商运营,周围聚集的上班族也比前两年密集很多。
在西乡,我也结识越来越多的朋友,同一栋楼里,有做保险的,做代理茶叶,做网售土特产生意,做金融O2O互联网业务的,俨然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彼此接触,碰撞,总会发现特别的惊喜,生活有时是紧张的,痛苦的,但换种方式,也是丰富多彩,譬如参加讲座,交流业务方面体验,或是品茗茶杯中清新味道,垂钓落日的余晖……
夜幕下的城市,生机勃发,他张着巨大的胃口,吞纳吐放,大道对面的旧楼体改造正在兴起,原来一大片旧厂房拆除,被绿色防护网下裹着身子的写字楼高高地耸起,不远处的前海也正在与宝安联姻,崛起双核一中心……
多年的工作,我已经完全适应深圳的节奏,也流淌着绚烂的深圳元素,回想起当初刚来西乡那阵子,客户开发不理想,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我没有拿到一分钱的提成,那年春节前夕,我差点要放弃,好在朋友的劝导下,我坚持下来。
砥砺耕耘,迎来人生春暖花开。从第二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的经营出现转机,我的付出也渐渐有了回报。如今,公司营业额已经由初期的每个月三四万元,达到今天五六百万元,我的提成,老板也如期兑现,对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而言,这远非我在工厂里所能比的,年复一年,我在成长,也悄然见证公司的成长。公司越来越得到客户的认可,营业额也达到了3000多万。
2015年十一国庆节,我和女友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我依然在中央大道上班。妻子在东莞一家外资印刷企业做业务跟单,我依然每周末往返莞深之间。去年,我在宝安供了一套房,从东莞到深圳,不仅仅是工作地点的变迁,也是我人生的一场蜕变。
办公室周边,视野开阔,可以看到伶仃洋面,甚至远处的壹方城。沿海高速上车辆穿梭,轰鸣声中,飞机不时掠过楼顶。夜幕之下,楼宇里灯火错落有致,湾区灯火织成长龙,向西延伸!我的椅背对着窗户,工作时,习惯于扭头凝视窗外,同一个角度,不同时间点,焕发出不一样的风采,就像空中浮动的白云,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