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这是什么”“老师,这叫圆锥”
“小兰真聪明,再看看这叫什么”“老师,这是长方体”
……
在青海省“东大门”民和县转导乡忠孝村的“特殊学生”小兰(化名)家里,转导乡中心学校的小龙、林兰青、立明三位老师,日前带着小黑板和教具,来定期给小兰送教上门。
图为送教老师与学生互动。 石延寿 摄
看着室内的特殊教学场景,呆在室外的小兰父亲,不禁眼眶湿润。
7岁时,小兰视力下降严重,姐姐领着她去村小学读书,升到四年级,视力再度下降,她不得不“辍学”。但热心的老师们,一直坚持到家里给小兰补课,直到她小学毕业。
2017年,转导乡中心学校的老师们接过“送教上门”接力棒,坚持给这个“特殊的学生”送文化、送知识、送关爱。
数学老师小龙的几何课上,小兰家的茶几上摆着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模型,小龙耐心、细致地讲解几何图形知识。即将下课,小兰却低头哽咽起来,“我会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第二节课是音乐课,老师林兰青教小兰唱歌曲《踏浪》。小兰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还很有节奏地用双手打起节拍,一遍、两遍……
小兰的父亲告诉记者,每当老师送教上门,小兰显得非常开心,“我们一家人非常感谢老师们为女儿不离不弃的付出……”
图为送教老师与学生合影。 石延寿 摄
而像小兰这样的案例,该县共有123例。
在民和县巴州镇祁家村小学不远处的一户农家,学校校长主动认领送教使命,带着两名在校老师,开始对患有脑瘫的李小欣(化名)上课。除了“送教”,老师们还送来书包、书本,还有和祁家小学学生一样的新校服。
李小欣的家人说,孩子没有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李小欣的爷爷李勇(化名)说,李小欣对送教老师非常有情感,每次看到老师,樟木头笔架山花园图片,就咿咿呀呀地,高兴得不得了,“我们盼着孩子在老师们的关爱下,能够慢慢好起来。”
图为送教老师辅导功课。 石延寿 摄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民和县落实各类免费教育补助资金4.06亿元,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但该县还有123名适龄儿童,因中度或重度残疾,或生活不能自理,导致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这也成为该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一个“短板”。
2018年8月,民和县全面展开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该县26所学校选派出责任心强、有经验、有爱心的156名教师组成送教队伍,对全县不能到校随班就读的123名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
民和县教育局副局长安福勇表示,龙华小产权,今后,该县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儿童教育保障制度,持续做好“送教上门”,保障每一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零拒绝、高质量”,确保教育扶贫路上不让一个适龄儿童“掉队”。(完)